[發明專利]一種民用北斗衛星數據與智能光域管理系統協議轉換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510951567.1 | 申請日: | 2015-12-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35111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15 |
| 發明(設計)人: | 徐麗紅;周曉東;莊建煌;曾國忠;肖頌勇;林明星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國家電網公司;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莆田供電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29/06 | 分類號: | H04L29/06 |
| 代理公司: | 廈門市首創君合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張松亭 |
| 地址: | 350000 福***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光域 北斗衛星 管理系統 協議轉換裝置 智能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管理系統服務器 北斗通訊模塊 數據交換設備 保密性 手持終端 天氣條件 協議轉換 客戶端 全覆蓋 無盲區 運營商 北斗 研發 主機 境內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民用北斗衛星數據與智能光域管理系統協議轉換裝置,包括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手持終端、北斗通訊模塊、北斗協議轉換主機、數據交換設備、光域管理系統客戶端、光域管理系統服務器。本發明的一種民用北斗衛星數據與智能光域管理系統協議轉換裝置能夠實現全國境內全覆蓋,無盲區;不受天氣條件影響;不依賴運營商,可靠性高;北斗衛星為我國自主研發,保密性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遠程控制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基于智能光域管理系統與民用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數據轉換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通信技術的發展,目前主流的通訊信道多采用有線網絡傳輸,無線網絡傳輸,衛星數據傳輸。前兩者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逐漸成熟,但是由于一些地域的顯示,無法實現網絡或者信號的全覆蓋,所以衛星數據傳輸以他本身的特點越來越受到廣泛的應用。
目前在我國所管轄的區域,衛星通訊應用的比較廣泛的為我國自主研發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經過多年的發展,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在我國實現了全領域,信號無縫覆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有著嚴格的數據編碼機制,如果真的能夠適用于智能光域管理系統需要針對北斗衛星所提供的數據流格式進行轉化,實現系統無縫接入。
發明內容
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之不足,提供一種民用北斗衛星數據與智能光域管理系統協議轉換裝置,包括: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手持終端、北斗通訊模塊、北斗協議轉換主機、數據交換設備、光域管理系統客戶端、光域管理系統服務器;
所述光域管理系統客戶端通過數據轉換設備與光域管理系統服務器建立連接,同時通過數據轉換設備與北斗協議轉換主機建立連接;所述北斗協議轉換主機與北斗通訊模塊建立連接;所述北斗通訊模塊與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建立衛星連接;所述手持終端與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建立衛星連接。
優選的,所述北斗協議轉換主機通過8芯屏蔽北斗模塊專用纜線與北斗通訊模塊相連。
優選的,所述數據轉換設備采用有線網絡與其他設備建立連接。
優選的,所述北斗協議轉換主機內置ARM7處理器,同時采用無內核處理程序。
優選的,所述北斗通訊模塊為獨立固定單機北斗通訊模塊。
一種民用北斗衛星數據與智能光域管理系統協議轉換方法:前端巡檢人員攜帶手持終端 在遠端對通訊光纜進行現場巡查,手持終端通過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將巡檢數據傳輸至北斗通訊模塊;所述北斗通訊模塊將接收到的巡檢數據傳輸至北斗協議轉換主機進行初期數據處理轉換成網絡數據后通過數據轉換設備傳輸給智能光域管理系統平臺服務器;所述智能光域管理系統平臺服務器將接收到的數據進行二次解析后由數據轉換設備推送給智能光域管理系統客戶端進行直觀展示。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的智能光宇管理系統是針對電力通訊網絡進行實時光纜監測系統,主要包括通信光纜、光路由的實時在線監測,以及線路巡檢工作人員的現場情況監測。對于巡檢工作人員的現場情況監測采用具有北斗通訊模塊的手持終端進行數據采集,通過北斗衛星衛星導航系統進行數據傳輸,同時采用本發明設計的協議轉化裝置進行數據轉化,通過有線網絡通訊體系實現平臺服務器/客戶端的有效互動。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能夠實現全國境內全覆蓋,無盲區;不受天氣條件影響;不依賴運營商,可靠性高;北斗衛星為我國自主研發,保密性高。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但本發明的一種民用北斗衛星數據與智能光域管理系統協議轉換裝置不局限于實施例。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國家電網公司;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莆田供電公司,未經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國家電網公司;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莆田供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95156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