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非對稱路由環境中的業務識別方法和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510945648.0 | 申請日: | 2015-1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530144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7-28 |
| 發明(設計)人: | 馮韶輝;馬鏑;馬昕;劉軍;劉彤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浩瀚深度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12/26 | 分類號: | H04L12/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遠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435 | 代理人: | 孟阿妮,郭棟梁 |
| 地址: | 100142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對稱 路由 環境 中的 業務 識別 方法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網絡業務識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非對稱路由環境中的業務識別方法和系統。
背景技術
在互聯網領域,為了詳細的記錄用戶的訪問行為,訪問業務的業務信息是一個很重要的內容。傳統的業務識別方法,主要通過DPI技術對報文的深度檢測來實現對整個會話的業務類型的識別。
深度包檢測(Deep Packet Inspection,簡稱DPI)技術是一種基于應用層的流量檢測和控制技術,當IP數據包、TCP或UDP數據流通過基于DPI技術的帶寬管理系統時,該系統通過深入讀取IP包載荷的內容來對OSI七層協議中的應用層信息進行重組,從而得到整個應用程序的內容,然后按照系統定義的管理策略對流量進行整形操作。
DPI設備是具備業務數據流識別、業務數據流控制能力,工作在OSI模型傳輸層到應用層,具有高數據處理能力,能夠對網絡所承載的業務進行識別和流量管理,可部署在網絡骨干層、城域網和企業內部等位置的網絡設備。
理想情況下,用戶終端的請求報文和回應報文會走相同的網絡路徑。圖1為現有技術中對稱路由環境的場景示意圖。如圖1所示,在對稱路由環境中,DPI設備50可以獲取雙方向的報文,并使用DPI技術進行業務識別,將業務識別的結果歸并在同一五元組上。最后輸出話單結果,則該五元組產生的話單上可以帶上正確的業務識別結果。
五元組是指IP地址、源端口、目的IP地址、目的端口和傳輸層協議這五個參數組成的一個集合。五元組能夠區分不同會話,并且對應的會話是唯一的。
然而在非對稱路由環境中,上述識別方法存在誤差較大的缺陷。圖2為現有技術中非對稱路由環境的場景示意圖。如圖2所示,在非對稱路由環境中,dpi設備50通常無法獲取雙方向的報文,通常由一個DPI設備50獲取用戶終端發送的請求報文,再由另一個dpi設備50獲取服務器90通過互聯網70返回的回應報文。由于正向的請求報文和反向的回應報文的物理分離,最終容易導致dpi設備50對于其中一個方向的業務識別結果不準確。
發明內容
鑒于現有技術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種能在非對稱路由環境中實現準確業務識別的業務識別方法和系統。
第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非對稱路由環境中的業務識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DPI(深度包檢測)設備上傳的用戶訪問日志;
分別匯聚并匹配同時段的所述用戶訪問日志;
根據匹配的用戶訪問日志提取有效業務以得到最終識別結果。
其中,所述DPI設備設置在用戶終端訪問互聯網的骨干鏈路中,若干所述DPI設備共同覆蓋所述骨干鏈路。
所述用戶訪問日志由所述DPI設備獲取用戶終端發送的請求報文或服務器返回的回應報文,并根據所述請求報文或回應報文進行業務識別所生成。
第二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非對稱路由環境中的業務識別系統,所述系統包括:
DPI(深度包檢測)設備,設置在用戶終端訪問互聯網的骨干鏈路中,用于覆蓋所述骨干鏈路以獲取用戶終端發送的請求報文或服務器返回的回應報文,并根據所述請求報文或回應報文進行業務識別,根據所述業務識別的結果生成用戶訪問日志,上傳所述用戶訪問日志;
數據分析平臺,用于接收所述DPI設備上傳的用戶訪問日志,匯聚并匹配同時段的所述用戶訪問日志,根據匹配的用戶訪問日志提取有效業務以得到最終識別結果。
本發明諸多實施例提供的非對稱路由環境中的業務識別方法和系統通過設置數據分析平臺接收分別部署在各骨干鏈路中的DPI設備上傳的用戶訪問日志,對同時段的用戶訪問日志進行匯聚和匹配,從而提取出有效業務以得到最終識別結果,有效地實現了對非對稱路由環境中業務的準確識別;
本發明一些實施例提供的非對稱路由環境中的業務識別方法和系統通過優先級確定根據同一五元組的用戶訪問日志所提取的有效業務的最終識別結果,提高了業務識別的準確率。
附圖說明
通過閱讀參照以下附圖所作的對非限制性實施例所作的詳細描述,本申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優點將會變得更明顯:
圖1為現有技術中對稱路由環境的場景示意圖。
圖2為現有技術中非對稱路由環境的場景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一實施例提供的非對稱路由環境中的業務識別方法的流程圖。
圖4為圖3所示業務識別方法的步驟S50的流程圖。
圖5為圖3所示業務識別方法的步驟S70的流程圖。
圖6為圖3所示業務識別方法的優選實施例的流程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浩瀚深度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北京浩瀚深度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94564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