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頻譜分析儀的波浪式整機增益分配方法在審
申請號: | 201510938962.6 | 申請日: | 2015-12-15 |
公開(公告)號: | CN105353213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2-24 |
發明(設計)人: | 馬風軍;鄧旭亮;任水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 |
主分類號: | G01R23/16 | 分類號: | G01R23/16 |
代理公司: | 濟南圣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張勇 |
地址: | 266555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頻譜 分析 波浪式 整機 增益 分配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頻譜分析儀的波浪式整機增益分配方法。
背景技術
頻譜分析儀為了能在較大范圍內測量信號幅度,需針對不同的信號幅度測量要求調整內部增益分配,以達到最佳測量狀態,因此內部在射頻與中頻電路都有多個不同的、可調節的增益單元用于實現增益分配。
傳統增益分配算法是一種并列式算法,通過校準得到各個增益單元的參數,分配時根據這些參數一次性計算出每個增益單元需要分配的增益,然后進行每個增益單元的硬件設置。該方法的優點是每個增益單元只考慮自己的控制,彼此之間無耦合性,算法與控制都十分簡單易于實現;缺點是未能充分利用硬件電路資源,增益分配誤差可能較大,并且當硬件增益分配誤差較大時,在一些臨界條件下可能發生增益壓縮,這會直接導致測量錯誤。對此方案的一個改進是采用軟件增益補償提高測量準確性,但該方法無法改善增益壓縮。
現有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包括:
1提供一種波浪式的、增益分配可持續反饋的方法;
2改進成本低,對原有的軟件方案改動量極少;
3能夠實現硬件增益單元的最佳利用,測量準確性好;接口簡單清晰,具有良好的復用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一種頻譜分析儀的波浪式整機增益分配方法,它通過動態修正各增益單元的分配,分析待分配增益與硬件增益資源之間的關系,盡量將增益分配通過硬件實現,避免增益壓縮,提高測量準確性。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頻譜分析儀的波浪式整機增益分配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對頻譜分析儀射頻與中頻電路中的增益單元進行分析,分析增益單元能夠分配的最大增益,根據能夠分配的最大增益為每個增益單元設置需要分配的增益;
步驟(2):根據步驟(1)的需要分配的增益對第一個增益單元進行設置;
步驟(3):對增益單元進行設置后,開始對所設置的增益單元進行增益數據修正分析;得到分析后決定給增益單元自身分配的增益和決定傳遞給下一增益單元的新的增益誤差;
步驟(4):判斷是否還有增益單元未設置,若是就設置下一個增益單元,返回步驟(3);若否,結束。
所述步驟(1)分析增益單元能夠分配的最大增益,是因為各個增益單元的能力不同,防止各個增益單元分配出現重大偏差。
所述步驟(3)的步驟為:
判斷當前已分配的增益誤差與步驟(1)需要分配的增益加和是否超出本增益單元能分配的最大增益;
若超出,則決定給增益單元自身分配的增益即為本增益單元能分配的最大增益,并將增益誤差修正為第一新的增益誤差;第一新的增益誤差即決定傳遞給下一增益單元的新的增益誤差;
第一新的增益誤差=(當前已分配的增益誤差+步驟(1)需要分配的增益)-本增益單元能分配的最大增益;
若未超出,則決定給增益單元自身分配的增益即為:當前已分配的增益誤差與步驟(1)需要分配的增益加和;并將增益誤差修正為第二新的增益誤差;第二新的增益誤差即決定傳遞給下一增益單元的新的增益誤差;
第二新的增益誤差=本增益單元實際分配的增益-(當前已分配的增益誤差+步驟(1)需要分配的增益)。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在現有增益分配方法的基礎上,通過動態修正各增益單元的分配,分析待分配增益與硬件增益資源之間的關系,盡量將增益分配通過硬件實現,避免增益壓縮,提高測量準確性。
本發明采用C++語言與面向對象設計,通過統一的增益分配算法接口,既清晰簡潔、又保持了面對復雜硬件電路時的靈活性,達到復用效果。
1)對原有的增益分配控制流程改動極少,只需增加增益分配反饋接口;
2)能夠實現增益單元的最佳利用,測量準確性好;接口簡單清晰,易于使用,并具有良好的復用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波浪式增益分配流程;
圖2為波浪式增益分配流程;
圖3為增益數據修正分析流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1.增益分配流程設計
增益分配的關鍵在于及時降低每次增益分配所產生的誤差,這需要增益數據修正分析技術,該技術具體在硬件設置過程中完成,其實現流程如圖1所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未經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93896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