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入內河雨水徑流凈化河堤內置生化-生態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510921834.0 | 申請日: | 2015-1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565589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5-11 |
| 發明(設計)人: | 王麗;王琳;付平;何玉榮;李艷;李浩然 | 申請(專利權)人: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龍科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6 | 代理人: | 高媛 |
| 地址: | 150000 黑龍***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內河 雨水 徑流 凈化 河堤 內置 生化 生態系統 | ||
1.一種基于入內河雨水徑流凈化河堤內置生化-生態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統由雨水除砂井、雨水徑流毛石濾壩、厭氧生物濾壩、雙向流濕地凈化系統和毛石護坡河內水質修復系統五部分組成,其中:
所述的雨水除砂井內置于河堤內;
所述的雨水徑流毛石濾壩為與雨水除砂井下部連接的毛石護坡,底部設置有穿孔雨水收集和布水管,將雨水徑流毛石濾壩的雨水收集后排入厭氧生物凈化單元內,并在厭氧生物濾壩系統的底部實現均勻布水;
所述的厭氧生物濾壩位于入河雨水徑流毛石濾壩和毛石護坡河內水質修復系統之間,內部填裝纖維載體填料,頂部為穿孔支撐與布水板;
所述的雙向流濕地凈化系統包括濕地基質、濕地植物和濕地溢流排水口,濕地基質位于厭氧生物濾壩的頂部,濕地基質內種植有濕地植物,溢流口設置在雙向流濕地凈化系統的頂部側面;
所述的毛石護坡河內水質修復系統位于河堤內側,沿河內坡形成護坡。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入內河雨水徑流凈化河堤內置生化-生態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除砂井包含粗格柵、細格柵和清渣口蓋板,粗格柵在入河雨水除砂井頂部入水口側傾斜70度角安裝,細格柵在除砂井內,傾斜75度角,與雨水流入的方向相對一側安裝,覆蓋全部底部毛石層,清渣口蓋板在井的頂部。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入內河雨水徑流凈化河堤內置生化-生態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粗格柵間距8-10mm,柵格面積大于0.5m2,清渣口蓋板的口寬度大于1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入內河雨水徑流凈化河堤內置生化-生態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石護坡由粒徑5-10cm的毛石利用鋼絲網沿河堤外坡固定而成,毛石護坡的外側與靠近厭氧生物濾壩系統一側的擋水墻采用混凝土填充,填充厚度為10c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入內河雨水徑流凈化河堤內置生化-生態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纖維載體填料采用鋼絲繩固定在厭氧單元內,填裝密度為30%。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入內河雨水徑流凈化河堤內置生化-生態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支撐與布水板的開孔率70%,孔隙直徑5mm。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入內河雨水徑流凈化河堤內置生化-生態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濕地基質由下至上依次為卵石層、壤土層和礫石保護層。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入內河雨水徑流凈化河堤內置生化-生態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濕地植物為美人蕉或富貴竹。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入內河雨水徑流凈化河堤內置生化-生態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石護坡河內水質修復系統采用粒徑5-10cm的毛石經由鋼絲網捆扎固定。
10.一種利用權利要求1-9任一權利要求所述基于入內河雨水徑流凈化河堤內置生化-生態系統實現入河雨水徑流的河堤內置生態凈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驟如下:
雨水徑流流入雨水除砂井,向下流入雨水徑流毛石濾壩,經過雨水徑流毛石濾壩過濾,雨水在濾壩底部經穿孔雨水收集和布水管收集,流入厭氧生物濾壩,并在厭氧生物濾壩的底部形成布水,向上升流,流過纖維載體填料表面,經過厭氧凈化后,經過穿孔支撐與布水板流入雙向流濕地凈化系統最后跌水進入內河,毛石護坡河內水質修復系統利用礫石間的孔隙,以及孔隙內形成的生物膜對內水質進行進一步修復,高水位修復,低水位對生物膜充氧,形成對河水的動態修復,最終實現全部凈化修復工藝過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哈爾濱工業大學,未經哈爾濱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921834.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