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效利用帶血魚骨下腳料的綜合加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510921601.0 | 申請日: | 2015-1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558888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5-11 |
| 發明(設計)人: | 勵建榮;朱文慧;李學鵬;儀淑敏;徐永霞;米紅波;密更;蔡路昀;李婷婷;李歡;于建洋;李鈺金;黃作慶;趙葳 | 申請(專利權)人: | 渤海大學 |
| 主分類號: | A23L17/00 | 分類號: | A23L17/00;A23L3/46;A23L27/10;A23L33/17;A23K20/147 |
| 代理公司: | 沈陽智龍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21115 | 代理人: | 周楠;宋鐵軍 |
| 地址: | 121000 遼寧省***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效 利用 魚骨 下腳料 綜合 加工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食品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高效利用帶血魚骨下腳料的綜合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魚骨是魚類加工業的副產物,通常占魚體重的10%~15%,其主要成分包括灰分、蛋白質、水分及脂肪等。目前,我國水產企業下腳料的綜合利用水平不高,有些企業將魚骨簡單加工成飼料、肥料等低附加值的產品,甚至直接拋棄造成環境污染。近年來研究表明,魚骨可提取膠原蛋白、硫酸軟骨素及制取活性鈣。
鱈魚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和營養價值,是全世界年捕撈量最大的魚類之一。鱈魚產品有冷凍魚片、魚段、白身魚排等。在鱈魚加工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下腳料,其中魚頭、魚骨約占45%左右。魚骨中含有豐富的鈣質和微量元素,然而多數鱈魚骨中摻雜有淤血、腹腔黑膜等雜質很難用物理方法去除得到純粹的魚骨,影響其綜合加工利用。魚骨中的鈣主要以羥基磷灰石結晶形式存在,其溶解度很低,而將其粉碎至納米級則能被超強吸收。
魚糜、魚糜制品是將海洋低值蛋白重組高值化利用最有效、經濟附加值最高的產品。將粉碎至納米級的魚骨加入到魚糜中制成高鈣魚糜不僅可以實現低值魚糜高值化,且可以減少廢棄物的浪費污染。魚骨上殘留的魚肉是很好的蛋白質來源,通過酶解得到的蛋白酶解產物中富含蛋白質和多肽可作為調味基料、蛋白強化劑等用于食品生產中,其中蛋白強化劑亦可作為飼料添加劑應用于飼料生產中,真正實現下腳料的“零廢棄”。
發明內容
發明目的:
本發明提供一種高效利用帶血魚骨下腳料的綜合加工方法,其目的是為了解決魚骨中淤血、腹腔黑膜難以去除及利用魚骨泥制作高鈣魚糜制品時色澤變暗等問題。
技術方案: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施的:
一種高效利用帶血魚骨下腳料的綜合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步驟如下:
A、在攪碎的帶血魚骨中分別加入魚骨質量1~3倍的水和魚骨質量0.05%~0.5%的蛋白酶攪拌、酶解,酶解溫度為45~55℃,酶解1.5~4h;經加熱滅酶后,分離下層魚骨和上層酶解液;
B、經步驟A得到的魚骨經粉碎至納米級,添加到魚糜中制作高鈣魚糜制品,魚骨的添加量為魚糜質量的0.1%~5%;
C、將經步驟A得到的上層酶解液,即蛋白酶解產物進行濃縮或噴霧干燥處理。
對攪碎的帶血魚骨酶解時,加入的蛋白酶為堿性蛋白酶、復合蛋白酶、中性蛋白酶、風味蛋白酶、胰蛋白酶或木瓜蛋白酶中的一種或幾種。
酶解中加入的蛋白酶為堿性蛋白酶或胰蛋白酶,酶解時pH值為7.0~8.5。
酶解中加入的蛋白酶為中性蛋白酶,酶解時pH值為6.0~7.5。
酶解中加入的蛋白酶為復合蛋白酶、風味蛋白酶或木瓜蛋白酶的一種或幾種,酶解時pH值為5.5~7.0。
將酶解制備的魚骨采用納米級粉碎機或納米級研磨機處理至納米級粒徑。
將上層酶解液進行真空濃縮,濃縮得到固形物含量達到35°brix以上的濃縮液。
將濃縮液進一步噴霧干燥得到粉狀固體,噴霧干燥條件為:濃縮液溫度45~60℃,進風溫度為125~160℃,出風溫度為60~80℃。
所述帶血魚骨為鱈魚、金槍魚或加吉魚的魚骨。
優點效果:
本發明高效解決了去除魚骨中淤血、腹腔黑膜等雜質問題,并將得到的純凈魚骨加入到魚糜中得到高值化的高鈣魚糜產品。另外,得到的蛋白酶解產物富含蛋白質和多肽則可以可作為調味基料、蛋白強化劑等用于食品或飼料生產中,真正實現了下腳料的“零廢棄”。同時,利用本發明分離得到的魚骨和蛋白酶解產物還可以作為其他產品的原料。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提供一種高效利用帶血魚骨下腳料的綜合加工方法,即高效利用帶血魚骨下腳料制作高鈣魚糜制品和調味基料或蛋白強化劑的綜合加工利用方法。所述的帶血鱈魚魚骨下腳料是去掉頭和內臟采肉后剩下的魚骨、殘留魚肉、部分魚鰭、魚尾一起混雜而成。
本發明所述的高效利用帶血魚骨下腳料的綜合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步驟如下:
A、在攪碎的帶血魚骨中分別加入魚骨質量1~3倍的水和魚骨質量0.05%~0.5%的蛋白酶攪拌、酶解,酶解溫度為45~55℃,酶解1.5~4h;經加熱滅酶后,分離下層魚骨和上層酶解液。
B、經步驟A得到的魚骨經粉碎至納米級,添加到魚糜中制作高鈣魚糜制品,魚骨的添加量為魚糜質量的0.1%~5%;這樣可提高魚糜制品鈣含量且不影響魚糜制品色澤和口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渤海大學,未經渤海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92160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