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虎紋蛙的養殖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510918008.0 | 申請日: | 2015-12-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580775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5-18 |
| 發明(設計)人: | 陳思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佳聯達生態農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K67/02 | 分類號: | A01K67/02;A01K61/00;A01K63/00;A23K10/16;A23K10/20;A23K10/22;A23K10/26;A23K10/30;A23K10/37;A23K20/10;A23K20/142;A23K20/147;A23K20/17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但玉梅 |
| 地址: | 537814 廣西壯族***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虎紋蛙 養殖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水產養殖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虎紋蛙的養殖方法。
【背景技術】
虎紋蛙,原產于亞洲,因其斑紋看上去略似虎皮,因此得名。虎紋蛙由于眼睛的特殊結 構,不僅能捕食活動的食物,而且可以直接發現和攝取靜止的食物,如死魚、死螺等水生生 物的尸體,它對靜止食物的選擇不但憑借視覺,而且還憑借嗅覺和味覺,養殖主要集中在海 南省和粵西地區。虎紋蛙的人工養殖通常都因為場地有限,基本上都是高密度養殖,這種養 殖方式雖然可以在一定成都上實現養殖高產值,但是由于喂養不當,養殖密度大,水質差, 人工管理不當等原因,常常導致虎紋蛙品質差,養殖成活率低,發病率及死亡率高等后果, 最終造成養殖失敗。因此如何提高人工養殖管理水平,增加養殖成功率成為水產養殖業持續 發展的問題。
目前,關于虎皮蛙人工養殖的技術已出現一些相關報道,這些改進技術都取得了優良的 改進效果,其中CN100998374公開了“虎紋蛙高效配合飼料”,該飼料能滿足虎紋蛙在高密 度養殖下的全部營養需要,養殖對象生長迅速,飼料轉化率高,飼料系數0.8-1.0。 CN201310361419.5公開了一種石蛙飼料的制備方法,該飼料集有高含量的蛋白質、支鏈淀粉 及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等營養保健成分,作為石蛙日常飼料,因適口性好,可有效促進食 欲,提高日增重以及增強石蛙抗病性。可見蛙類的養殖不能僅局限于喂養,應同時考慮到喂 養時營養的均衡以及飼料對于蛙類抗病能力的增進作用。與此同時,養殖水質也是提高成活 率的關鍵因素,CN200810054171.7公開了“防治水產養殖頑固性細菌及病毒的中藥消毒劑、 制備方法及應用”,該方法能夠有效抑制并殺滅頑固性細菌及病毒,無毒副作用,更不會產 生藥物殘留,是一種不易產生耐藥性的防治水產養殖頑固性細菌及病毒的中藥消毒劑。以上 專利都對蛙類人工養殖技術提出了有效可靠的技術改進,然而關于虎紋蛙養殖的綜合技術改 進目前未見報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發明目的在于: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虎紋蛙的養殖方法,本發明通 過改善養殖水質,調整飼料配方,克服了虎紋蛙人工養殖時由于密度大,水質差,喂養不當 等技術問題,有效提高了虎紋蛙的免疫力,降低了虎紋蛙的發病率,提高了虎紋蛙的成活率。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虎紋蛙的養殖方法,包括蛙池搭建、選種產卵、蝌蚪培育、幼蛙及成蛙飼養、消毒 管理各步驟:
1)蛙池建造:養殖池分為產卵池、孵化池、蝌蚪池、幼蛙池和成蛙池,各養殖池使用前 先經過消毒處理,再注入有經消毒的池水;
2)選種產卵:選擇健壯無病,蛙齡為1-2年的蛙作為親本,雌雄種蛙按1:1的比例分組 選取,種蛙按2m2一對的比例置于產卵池中飼養,水溫保持在22-28℃,待所有種蛙自然產卵 后將蛙卵移至孵化池;
3)蝌蚪培育:將孵化4-5天后的蝌蚪從孵化池移入蝌蚪池,以蝌蚪飼料喂養,直到其斷 尾變態,所述蝌蚪飼料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
磷蝦粉5-8份,玉米淀粉10-15份,大豆卵磷脂5-10份,大豆濃縮蛋白8-16份,魚骨粉 10-20份,魚膠粉5-10份,麥麩20-30份,蛋黃粉10-20份,杜仲葉干粉3-6份,黃芪粉5-7 份,牛磺酸0.2-0.4份,維生素C0.001-0.002份;
4)幼蛙及成蛙飼養:將變態后的幼蛙移入幼蛙池,以成蛙飼料喂養至體重為80-100g, 移入成蛙池繼續以成蛙飼料喂養至體重為200-250g后即可出池,所述成蛙飼養的飼料由以下 重量份原料制成:
磷蝦粉5-8份,玉米淀粉20-30份,大豆卵磷脂5-15份,大豆濃縮蛋白10-20份,魚骨 粉10-20份,魚膠粉5-10份,魚油2-4份,麥麩40-50份,蛋黃粉10-20份,牛磺酸0.2-0.4 份,乳酸菌0.1-0.2份,枯草芽孢桿菌0.1-0.3份,維生素C0.001-0.002份,檸檬酸鐵1-3份, 維生素B10.6-0.8份,維生素B120.2-0.6,中草藥組合物0.03-0.035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佳聯達生態農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廣西佳聯達生態農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91800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