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組合聚醚、聚氨酯泡沫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1510916963.0 | 申請日: | 2015-12-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367742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3-02 |
| 發明(設計)人: | 倪軍;徐軍;王偉;孔燕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東大聚氨酯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G18/66 | 分類號: | C08G18/66;C08G18/42;C08G18/48;C08G18/50;C08G18/18;C08G18/76;C08J9/14;C08J9/08;C08K5/521;C08G10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興律師事務所 31283 | 代理人: | 胡美強;張佶穎 |
| 地址: | 201508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組合 聚氨酯 泡沫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組合聚醚、聚氨酯泡沫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背景技術
桿塔結構是輸電、通訊、鐵路、市政等基礎設施中一類重要的特種支撐結構物,其結構性能直接影響線路的安全性、經濟性和可靠性。國內外架空輸電線路中使用較為廣泛的桿塔主要有木質桿、混凝土桿或預應力混凝土桿、鋼管混凝土桿、鋼管桿和鐵塔等幾類。
在公開號CN102003100A專利中描述了一種采用聚氨酯與玻纖復合材料制備的電力絕緣桿,因此需要有一種針對聚氨酯-玻纖復合材料電力絕緣桿生產工藝的聚氨酯組合聚醚以及聚氨酯泡沫制備方法。
現有的聚氨酯泡沫技術中,應用于仿木材料的聚氨酯組合物制備的泡沫性能是可以達到作為桿塔的支撐結構物的,例如公開號為CN102558482A中描述的仿木材料。但是在實際的生產過程中存在較多問題。首先,仿木制品一般為家具、相框類小件制品,所需物料重量較小,即意味著一次注料量少。而電力絕緣桿為提高生產效率,每次澆筑量很大,這就需要很長的乳白時間,否則由于前后澆筑料的反應程度不同導致泡沫的一體性遭到破壞,如泡沫開裂、鼓脹等。第二、有利于快的固化速率的條件往往不利于固化的延遲發生。當放慢固化速度后,泡沫整體的熟化速度會產生極大的影響,同時如此多物料澆筑完后長時間后才開始反應,導致粗MDI的沉降,從而導致泡沫性能下降,底部泡沫脆、密度高,頂部密度低、泡沫性能達不到要求。第三、現有的仿木料在做大制品時,由于反應熱量太高,散發不出去,易導致燒芯、開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由于電力絕緣桿澆筑量大,需要的乳白時間長,而導致前后澆筑料時泡沫開裂、鼓脹,泡沫密度分布差、泡沫性能下降,燒芯等問題,而提供一種組合聚醚、聚氨酯泡沫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本發明中的組合聚醚與異氰酸酯互溶性良好;且在制備聚氨酯泡沫的制備過程中,反應時間適當、操作簡便、施工方便、可以降低成本。利用組合聚醚制備得到的聚氨酯泡沫可具有縮強度高、導熱系數低、尺寸穩定性高、吸水率低、電絕緣性良好、粘結力高、可制備電力絕緣桿、生產效率高、耐老化、耐化學腐蝕的優點。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組合聚醚,包括多元醇、催化劑、泡沫穩定劑、交聯劑、化學發泡劑、阻燃劑和物理發泡劑;其中,所述的多元醇包括聚醚多元醇和聚酯多元醇;所述的聚醚多元醇為聚醚多元醇A50~80wt.份和聚醚多元醇B10~30wt.份;所述的聚酯多元醇為苯酐聚酯多元醇C10~30wt.份;所述的催化劑的用量為1~4wt.份,其中,所述的份數基于所述的多元醇的質量份數為100份來計;
所述的聚醚多元醇A滿足下述指標:羥值為440-460mgKOH/g,25℃下的粘度為7000-9000mPa·s,蔗糖和甘油為起始劑;
所述的聚醚多元醇B滿足下述指標:羥值為360-400mgKOH/g,25℃下的粘度8000-10000mPa·s,甲苯二胺為起始劑;
所述的苯酐聚酯多元醇C滿足下述指標:羥值為300-350mgKOH/g,25℃下的粘度2000-3000mPa·s;
所述的催化劑包括非延遲型催化劑和延遲型催化劑;所述的延遲型催化劑和所述的非延遲型催化劑的質量比為1:1~4:1。
本發明所述的聚醚多元醇A優選河北亞東化工集團有限公司生產的聚醚多元醇YD-8350。所述的聚醚多元醇B優選上海東大化學有限公司生產的聚醚多元醇SD-7100。所述的苯酐聚酯多元醇C優選南京金陵斯泰潘化學有限公司生產的苯酐聚酯多元醇PS-3152。所述的聚醚多元醇A的用量優選60~70wt.份,更優選60~65wt.份;所述的聚醚多元醇B的用量優選10~20wt.份,更優選17-20wt.份;所述的苯酐聚酯多元醇C的用量優選10~20wt.份,更優選18-20wt.份;所述的份數基于所述的多元醇的質量份數為100份來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東大聚氨酯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東大聚氨酯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91696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