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溫度可控的幼魚養殖池在審
| 申請號: | 201510909438.6 | 申請日: | 2015-12-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52293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16 |
| 發明(設計)人: | 陳巧莉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璐豪農業開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K63/06 | 分類號: | A01K63/06;A01K63/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02660***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溫度 可控 幼魚 養殖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魚類養殖設備。
背景技術
在魚苗的孵化培育過程中,需要保持水體具備流動性。靜止的水體一方面使魚苗聚集導致魚苗之間摩擦碰撞,降低魚苗存活率;另一方面靜止的水體中溶氧不足,導致魚苗發育遲緩,甚至窒息死亡。
當前,常用的魚苗孵化培育裝置為孵化環道。孵化環道雖然能夠使水體具備一定的流動性,但是其流動性依然不足,無法滿足高密度魚苗的孵化培育。同時孵化環道為實現水體流動,其占地面積大,成本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即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溫度可控的幼魚養殖池。
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溫度可控的幼魚養殖池,包括池體、隔離環、過水環、水泵、連接管、環管和斜射管;隔離環固定在池體底部,過水環固定在隔離環的頂部,過水環由多孔板構成,隔離環和過水環將池體內部分隔為循環環腔以及被循環環腔包圍的孵化腔;水泵固定于循環環腔內,水泵的出水口與連接管連接,環管沿孵化腔底部邊緣布置,連接管貫穿隔離環與環管連通;多個斜射管均勻設置于環管上,多個斜射管的軸線相交,多個斜射管的軸線的交點與孵化腔的中心點重合;還包括沿沿孵化腔底部邊緣布置并籠罩環管的橫截面為弧形的防污罩,斜射管貫穿防污罩;還包括設置于循環環腔內的電熱絲。
將池體分為循環環腔和孵化腔,孵化腔中放置魚苗。循環環腔中的水通過水泵被輸送到環管內,然后通過斜射管被噴入孵化腔,孵化腔中的水再通過過水環上的孔返回循環環腔,如此形成水的內循環,無需占用過大面積即可使水體具備好的流動性,能有效避免魚苗的聚集,杜絕魚苗碰撞,提高魚苗存活率。同時高流動性的水體中溶氧量大,可有效提高魚苗發育速度。
多個斜射管的軸線相交,多個斜射管的軸線的交點與孵化腔的中心點重合,如此使得水體流向規律,進一步杜絕了混亂的水流造成的魚苗之間的碰撞。
設置防污罩,避免沉積物在環管與隔離環之間的間隙聚集,降低清潔難度。
設置電熱絲,使水體維持在最適合魚苗孵化培育的溫度,提高魚苗存活率。
進一步的,還包括設置于所述斜射管出口端的防護網。
設置防護網,防止魚苗進入斜射管,提高魚苗存活率。
進一步的,所述循環環腔的底部包括傾斜面和水平面,水平面與傾斜面的最低點連接。
設置傾斜面和水平面,使沉積物聚集于水平面處,便于清理。
進一步的,所述水平面上開設有第一排污孔;還包括與第一排污孔連接的第一排污管,設置于第一排污管上的第一通斷閥。
設置第一排污孔、第一排污管和第一通斷閥,便于直接排出水平面上的沉積物。
進一步的,所述孵化腔的底面為上大下小的錐形面。
設置錐形面,使沉積物聚集于錐形面的最底部,便于清理。
進一步的,所述錐形面的中心位置開設有第二排污孔;還包括與第二排污孔連接的第二排污管,設置于第二排污管上的第二通斷閥
設置第二排污孔、第二排污管和第二通斷閥,便于直接排出聚集的沉積物。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優點和有益效果在于:
1.本發明占地面積小,水體流動性好,能有效避免魚苗的聚集,杜絕魚苗碰撞,提高魚苗存活率。同時高流動性的水體中溶氧量大,可有效提高魚苗發育速度。
2.多個斜射管的軸線相交,多個斜射管的軸線的交點與孵化腔的中心點重合,如此使得水體流向規律,進一步杜絕了混亂的水流造成的魚苗之間的碰撞。
3.設置防污罩,避免沉積物在環管與隔離環之間的間隙聚集,降低清潔難度。
4.設置防護網,防止魚苗進入斜射管,提高魚苗存活率。
5.設置傾斜面和水平面,使沉積物聚集于水平面處,便于清理。
6.設置第一排污孔、第一排污管和第一通斷閥,便于直接排出水平面上的沉積物。
7.設置錐形面,使沉積物聚集于錐形面的最底部,便于清理。
8.設置第二排污孔、第二排污管和第二通斷閥,便于直接排出聚集的沉積物。
9.設置電熱絲,使水體維持在最適合魚苗孵化培育的溫度,提高魚苗存活率。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下面將對描述本發明實施例中所需要用到的附圖作簡單的說明。顯而易見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中記載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而言,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情況下,還可以根據下面的附圖,得到其它附圖。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附圖標記對應的零部件名稱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璐豪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未經重慶璐豪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90943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活龍蝦增氧運輸箱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種小花棘豆中毒絨山羊的飼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