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赤泥的環保處理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1510895329.3 | 申請日: | 2015-12-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481538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2-18 |
| 發明(設計)人: | 陳楷翰;翟俊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泉州師范學院 |
| 主分類號: | C05G3/00 | 分類號: | C05G3/00;A01G24/23;A01G24/10;A01G24/12 |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華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陳雪瑩 |
| 地址: | 362000 福建***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環保 處理 工藝 | ||
本發明提供一種赤泥的環保處理工藝,步驟如下:將中和后濕赤泥擠出后切段,以礦物纖維、植物碎屑中的至少一種以及具火山灰性質的瘠性粉料的混合粉料與之混合盤球或壓坯,形成赤泥團塊,多余未粘附在赤泥團上的混合粉料兼作干燥用的粉末床;待赤泥團塊干燥到失去可塑性時,使用石灰、電石渣與赤泥團塊拌合,此時具火山灰性質的瘠性粉料與石灰發生火山灰反應,逐漸轉化為火山灰水泥材料包埋赤泥團,粘附上的草木屑或廢紙漿或造紙污泥則作為加強筋材料;將沙壤土與包埋赤泥團疏松混合,即為海濱綠化土壤材料。本發明依靠增大赤泥團塊的比表面積及瘠性材料的吸水性解決了赤泥干燥極難的問題,還解決了干燥赤泥運輸搬運時粉塵問題,并能實現大規模的資源優化。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赤泥的環保處理工藝。
【背景技術】
赤泥是制鋁工業等提取鋁離子時排出的污染性廢渣,一般平均每生產1噸氧化鋁,附帶產生1.0~2.0噸赤泥。中國作為世界第4大氧化鋁生產國,每年排放的赤泥高達數百萬噸。大量的赤泥不能充分有效的利用,只能依靠大面積的堆場堆放,占用了大量土地,也對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污染。全世界每年產生的赤泥約7000萬噸,我國每年產生的赤泥為3000萬噸以上。大量的赤泥的產生已經對人類的生產、生活造成多方面的直接和間接的影響,所以最大限度的減少赤泥的產量和危害,實現多渠道、大數量的資源化已迫在眉睫。
赤泥的pH值很高,其中:浸出液的pH值為12.1-13.0,氟化物含量11.5mg·L-1-26.7mg·L-1;赤泥的pH值為10.29-11.83,氟化物含量4.89mg·L-1-8.6mg·L-1。按GB 5058-85有色金屬工業固體廢物污染控制標準,因赤泥的pH值小于12.5,氟化物含量小于50mg·L-1,故赤泥屬于一般固體廢渣。但赤泥附液pH值大于12.5,氟化物含量小于50mg·L-1,污水綜合排放劃分為超標廢水,因此,赤泥(含附液)屬于有害廢渣(強堿性土)。
目前赤泥資源化的發明專利眾多,但幾種常用方法有:
1、制造水泥,因國家水泥新標準對含堿量的嚴格要求,目前已很少使用。
2、鋪路路基,通過混合粉煤灰、石灰等,以赤泥作為堿性促進劑使用,該方法可行性好,但該配方中赤泥的用量較少,難以解決赤泥消除問題。
3、摻雜其他物質作燒結磚,用量需嚴格控制在30%以下,且受到目前燒磚禁令限制,前景不好,作不少磚則泛霜嚴重無實用價值。
4、礦山填充,效果好,但赤泥難以搬運,受限嚴重。
5、作為陶瓷、塑料行業惰性填料使用,該方法可行性較大,但赤泥前處理麻煩,可替代物質多,也影響材料質量,沒有明顯的原料優勢所在。
6、作為脫硫劑使用,可行,存在問題是用量較小、流動性較差,廢渣數量大,工廠反映不如石灰漿或廢堿水實用。
在一些海濱城市,經常有使用鋁土礦提取鋁酸鈉作為洗滌用品原料的中小型廠家,這些工廠每年大約副產萬噸左右的赤泥,通常使用酸洗廢液中和后放置。處置后的赤泥含有大量鹽分和氫氧化鐵,干燥極難,且由于數量限制難以大規模資源化,需要研發一種規模與之相匹配的資源化途徑。
赤泥團塊本身具有干燥后由于滲透性很差,因此有遇水不會松軟崩解的特點,一旦使用酸洗廢液中和干燥后,由于含有大量幾乎不能吸水的氫氧化鐵,該特點更為明顯。該特點可充分利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赤泥的環保處理工藝,其依靠增大赤泥團塊的比表面積及瘠性材料的吸水性解決了赤泥干燥極難的問題,還解決了干燥赤泥運輸搬運時粉塵問題,并能實現大規模的資源優化。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泉州師范學院,未經泉州師范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89532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