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含烯蟲乙酯的高效殺蟲組合物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510880481.4 | 申請日: | 2015-1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494408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01 |
| 發明(設計)人: | 周曙光;秦龍;錢志剛;陳靜;黃海燕;王冰;徐曉芳;王濤濤;佘慧玲;徐亞卿;劉春杰;石婭瓊;蔣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新安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N49/00 | 分類號: | A01N49/00;A01N43/56;A01N47/02;A01N25/22;A01P7/04;A01P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鞏克棟 |
| 地址: | 311600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含烯蟲乙酯 高效 殺蟲 組合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殺蟲組合物,該組合物包含烯蟲乙酯和酰胺類殺蟲劑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的混合物,兩種殺蟲劑的作用機理不同,通過合理的復配或混配可以達到擴大殺蟲譜,提高防治效果、延長施藥適期、減少用藥量、降低藥害、減少殘留、延緩害蟲耐藥性和抗藥性的發生與發展等積極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農藥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含有烯蟲乙酯與唑蟲酰胺,乙蟲腈或丁蟲腈中的一種增效復配組合物。
背景技術
由于早些年化學農藥的廣泛使用,雖然許多病蟲害得到了控制,然而也隨著化學農藥的累計使用,多數病蟲害都產生了相應的抗性。更甚的是大多數農我們利用只有30%,剩下的藥不僅增加了農業成本,也污染了土地以及生態環境。
對于如何在我國現階段國情的前提下,合理高效運用農藥是一個亟需解決的問題。一方面農藥在不斷的更新換代,有效成分畝用量從幾百克下降到幾十克甚至幾克,降低化學農藥的用量,減少流失到環境里劑量。另一方面,不同品種成分進行復配,是防治抗性害蟲很常見的方法。不同成分進行復配,根據實際應用效果,來判斷某種復配是增效、加和還是拮抗作用。
而作為新型殺蟲劑的保幼激素類似物(如烯蟲乙酯),具有內吸轉移活性、低毒,持效期長,對作物安全,對生態環境影響小的優點,一直得到廣泛的關注,認可和推崇。同樣作為高效新型殺蟲劑吡唑類(如唑蟲酰胺),由于其阻斷或者破壞昆蟲體內大量的生理生化循環和締結,得以微小的用量,得到很好的效果。與有機磷類、擬除蟲菊酯類、保幼激素類似物類等主要的殺蟲劑不存在交互抗性問題。其作用方式為觸殺性,不具內吸性。對多種作物的多種咀嚼式和刺吸式口器害蟲均有防治效果。故而兩者合理的復配或混配具有擴大殺蟲譜,提高防治效果、延長施藥適期、減少用藥量、降低藥害、減少殘留、延緩害蟲耐藥性和抗藥性的發生與發展等積極特點。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提供一種殺蟲組合物,該組合物包括烯蟲乙酯和酰胺類殺蟲劑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其中酰胺類殺蟲劑為唑蟲酰胺,乙蟲腈或丁蟲腈。
烯蟲乙酯與酰胺類殺蟲劑的質量比為90∶1~1∶90,優選為80∶1~1∶80,進一步優選為70∶1~1∶70。
本發明提供的組合物進一步可包含油類組分,選自植物油、動物油、礦物油、香精油和其它,其中所述植物油選自花生油、豆油、亞麻油、蓖麻油、葵花籽油、芝麻油、茶籽油、椰子油、松脂基油等,所述動物油選自豬油、牛油、羊油等。所述油類組分還可選自汽油、柴油、石蠟、煤油等。
其中烯蟲乙酯和酰胺類殺蟲劑的總質量與油類組分的質量比例為0.0001~1000∶1,優選0.001-100∶1,特別優選0.001-80∶1。
本發明提供的組合物進一步可包含醇類,選自乙二醇、丙三醇、聚乙二醇200、聚乙二醇400、聚乙二醇800、聚乙二醇600。
所述組合物與醇類組分的比例為0.0001~1000∶1,優選0.01~100∶1,特別優選0.01~80∶1。
組合物中烯蟲乙酯和唑蟲酰胺,乙蟲腈或丁蟲腈復配的含量和比例可根據防治對象和劑型的不同而變化,所配制劑中組合物的總含量占制劑總重量的0.0001~99%,優選0.01~93%,特別優選0.5~70%。
所述的殺蟲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組合物可制成可濕性粉劑、水分散粒劑、懸浮劑、懸乳劑、水乳劑、微乳劑。
其中所述輔助成分包括潤濕劑、分散劑、崩解劑、乳化劑、粘結劑、穩定劑、消泡劑、防凍劑、防腐劑、光穩定劑、抗氧化劑、溶劑、成囊劑、警戒色、填料、成膜劑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
其中,溶劑包括二甲苯、甲苯、氯苯、二氯甲苯、石蠟、環己烷、礦物油、植物油、醇類、丙酮、環己酮、甲基異丁基酮、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亞砜、水等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的混合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新安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浙江新安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88048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