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用于鋼圈的放置架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510879124.6 | 申請日: | 2015-1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416946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3-23 |
| 發(fā)明(設計)人: | 陳振豐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創(chuàng)隆實業(y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G1/04 | 分類號: | B65G1/04 |
| 代理公司: | 重慶強大凱創(chuàng)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黃書凱 |
| 地址: | 400010 重慶市渝北***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鋼圈 放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鋼圈加工領域,特別涉及用于鋼圈的放置架。
背景技術
許多諸如載重卡車、面包車之類的機動車普遍采用無內(nèi)胎輪胎,俗稱真空胎。無內(nèi)胎輪胎外觀上與普通輪胎相似,所不同的是無內(nèi)胎輪胎的外胎內(nèi)壁上附加了一層厚約2~3mm的專門用來封氣的橡膠密封層,它是用硫化的方法粘附上去的,密封層正對著的胎面下面,貼著一層未硫化橡膠的特殊混合物制成的自粘層。當輪胎穿孔時,自粘層能自行將刺穿的孔粘合,因此又被稱為有自粘層的無內(nèi)胎輪胎。無內(nèi)胎輪胎在穿孔時,壓力不會急劇下降,有利于安全行駛,無內(nèi)胎輪胎不存在內(nèi)外胎之間的摩損和卡住,它的氣密性好,可直接通過輪輞散熱、溫升低、使用壽命長、結構簡單、重量輕。但由于無內(nèi)胎輪胎是與汽車鋼圈輪輞共同組成儲氣空間,沒有一個完全封閉的內(nèi)胎作為內(nèi)部儲氣空間,因此如果汽車鋼圈輪輞有裂縫、破孔等缺陷就會造成車輪泄氣,對行車安全造成重大隱患。
目前一般采用將厚度為5毫米以上的長條熱軋鋼板用卷圓設備圈成圓弧,再將兩遠端對焊成圓環(huán)后用滾壓工藝成形的生產(chǎn)工藝制造汽車鋼圈輪轂,而在卷圓環(huán)節(jié)中,鋼板的圓弧度不夠,需要對鋼板進行整圓,鋼圈輪轂與下面的底盤再進行焊接,從而鋼圈就完成了。現(xiàn)在制作完成的鋼圈大多數(shù)放置在地面,空間占有面積太大,空間利用率低;同時,鋼圈的底盤與地面或者支架平面相接觸,搬運時的著力點比較少,搬運不方便。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用于鋼圈的放置架,提高鋼圈的放置空間利用率,且使支架平面與鋼圈之間有間距,便于搬運。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基礎方案:用于鋼圈的放置架,包括支撐桿和位于支撐桿之間的多層放置平臺,支撐桿與放置平臺的四角固定連接,放置平臺包括邊框架和放置桿,放置桿固定設置在邊框架內(nèi),相鄰放置桿之間均勻間隔排列,相鄰放置桿上面連接有放置鋼圈的固定軸。
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為:本發(fā)明采用多層放置平臺,將制作完成的鋼圈放置在放置平臺上面,相對于現(xiàn)有技術而言,空間利用率提高,同時便于對鋼圈進行整理,且防止鋼圈與地面接觸受潮,鋼圈生銹。同時,放置平臺上面通過設置間隔排列的放置桿組成,相對于一整塊平板而言,比較省材料,同時,便于人們手托拿鋼圈的底部。相鄰放置桿上面連接有放置鋼圈的固定軸,使鋼圈底部與放置平臺之間有間隔,便于人們搬運。
針對基礎方案的進一步優(yōu)化方案一:支撐桿與放置平臺滑動連接。由于鋼圈本身很重,放置平臺設置多層,其中高層的鋼圈不便于取拿,人們在取拿鋼圈過程中容易骨折或者砸到自己,安全性比較差。為此,可以設置支撐桿與放置平臺滑動連接,可以將高層的放置平臺沿支撐桿向下滑動,滑至人們方便取拿的高度,安全性高,且結構簡單,方便操作。
針對基礎方案的進一步優(yōu)化方案二:支撐桿上面設置有卡槽,便于放置平臺沿支撐桿滑動過程中,對放置平臺進行限位。
針對基礎方案的進一步優(yōu)化方案三:固定軸上面設置有耐磨層。由于鋼圈本身比較笨重,而且在取拿鋼圈過程中,會對固定軸有一定的磨損,為此,在固定軸上面設置耐磨層。
針對基礎方案的進一步優(yōu)化方案四:支撐桿下端設置有固定腳,增加放置架的穩(wěn)定性。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fā)明附圖中的標記均為:支撐桿1,放置平臺2,邊框架21,放置桿22,固定軸3。
如圖1所示,用于鋼圈的放置架,包括支撐桿1和位于支撐桿1之間的三層放置平臺2,支撐桿1與放置平臺2的四角固定連接,支撐桿1與放置平臺2滑動連接。支撐桿1上面設置有卡槽。支撐桿1下端設置有固定腳。放置平臺2包括邊框架21和放置桿22,放置桿22固定設置在邊框架21內(nèi),相鄰放置桿22之間均勻間隔排列,相鄰放置桿22上面連接有放置鋼圈的固定軸3,固定軸3上面設置有耐磨層4。
采用多層放置平臺2,將制作完成的鋼圈放置在放置平臺2上面,相對于現(xiàn)有技術而言,空間利用率提高,同時便于對鋼圈進行整理,且防止鋼圈與地面接觸受潮,鋼圈生銹。同時,放置平臺2上面通過設置間隔排列的放置桿22組成,相對于一整塊平板而言,比較省材料,同時,便于人們手托拿鋼圈的底部。相鄰放置桿22上面連接有放置鋼圈的固定軸3,使鋼圈底部與放置平臺2之間有間隔,便于人們搬運。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結構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不會影響本發(fā)明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創(chuàng)隆實業(yè)有限公司,未經(jīng)重慶創(chuàng)隆實業(y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87912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上下架編組系統(tǒng)用子母程序車
- 下一篇:牛奶盒自動壓縮式垃圾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