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等離子體和多組SBR反應池的高效除藥系統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510875297.0 | 申請日: | 2015-12-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502806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11 |
| 發明(設計)人: | 馮景偉;江林;劉潤龍;陳君楊;杜玉來;沈子君 | 申請(專利權)人: | 合肥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C02F101/32;C02F101/30 |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金凱 |
| 地址: | 230009 ***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等離子體 sbr 反應 高效 系統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基于等離子體和多組SBR反應池的高效除藥系統及方法,包括格柵井、調節池、等離子體反應器、SBR反應池、出水井、污泥濃縮池和回轉式風機。含有農藥的廢水逐次經過格柵井、調節池、等離子體反應器、多組SBR反應池進行處理,達標后經出水井外排。本系統和方法能有效降低廢水毒性,徹底氧化去除部分易降解污染物;同時有效分解苯環系等難生物降解物質,使得廢水的可生化性得到大幅度提高;利用多組SBR反應池時間串聯的方式,一方面充分利用了單組SBR反應池有效降解有機污染物的特點,同時又保證了污水處理的連續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污水處理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于等離子體和多組SBR反應池的高效除藥系統及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水體中除草劑污染問題越來越嚴重,敵草隆是目前應用廣泛的化學除草劑之一,其施用后在水中的殘留對人類健康產生了極大威脅。目前研究較多的去除水體中敵草隆的技術主要有吸附法、微生物法和高級氧化技術,其中高級氧化技術主要包括電化學法、光催化法、紫外光氧化法等。
吸附法去除水中敵草隆有著適應性強且吸附效率高的特點,但吸附劑容量有限,吸附周期短,需要經常更換吸附劑,在使用吸附劑去除水中敵草隆時對于其數量和技術的要求是必須考慮的問題,而且使用后的吸附劑也需得當處理,以防造成二次污染。微生物降解是去除水中有機物簡單有效的方法,但雖然可以利用和培育的菌株種類很多,多數生物法降解敵草隆的去除率往往不高,而且降解產物毒性增強更是一個難點,所以生物降解往往還需要后續的處理,加大了降解的難度。高級氧化技術是研究最多的敵草隆處理技術,具有處理效率高、極少產生二次污染、對絕大多數的難降解有機物破壞較徹底等諸多優點,但在運行過程中有的技術需要消耗大量氧化劑,還需要外加光、電等能源,因此成本較高,降解過程中產生的有毒副產物仍需后續處理。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解決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基于等離子體和多組SBR反應池的高效除藥系統及方法。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基于等離子體和多組SBR反應池的高效除藥系統,包括格柵井、調節池、出水井、污泥濃縮池、回轉式風機,所述調節池的進水口分別與格柵井和污泥濃縮池的出水口相連通,所述系統還包括等離子體反應器和SBR反應池,所述SBR反應池的進水口與等離子體反應器的出水口相連通,SBR反應池的出水口與出水井的進水口相連通,SBR反應池與污泥濃縮池通過排泥管相連通,回轉式風機設置于調節池與SBR反應池之間。
本發明所述的一種基于等離子體和多組SBR反應池的高效除藥系統,所述SBR反應池為半地上式,并聯設置四組。
本發明所述的一種基于等離子體和多組SBR反應池的高效除藥系統,所述等離子體反應器為全地上式,采用針板反應式,配備電流頻率為5~35kHz、功率為20~100W的電源。
本發明所述的一種基于等離子體和多組SBR反應池的高效除藥系統,所述格柵井為全地下式,內部設置機械格柵。
本發明所述的一種基于等離子體和多組SBR反應池的高效除藥系統,所述調節池為全地下式,內部設置穿孔曝氣裝置、3臺提升泵和高、中、低3個液位計。
本發明所述的一種基于等離子體和多組SBR反應池的高效除藥系統,所述等離子體反應器與SBR反應池之間、回轉式風機與SBR反應池之間、SBR反應池與污泥濃縮池之間分別設置電磁閥。
本發明所述的一種基于等離子體和多組SBR反應池的高效除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廢水重力自流進入格柵井,經機械格柵的攔截作用去除粒徑較大的懸浮物,利用PLC控制系統,設置其每間隔2~4h工作30min;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合肥工業大學,未經合肥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87529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