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單晶硅生長控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510865764.1 | 申請日: | 2015-12-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401212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07 |
| 發明(設計)人: | 張俊寶;宋洪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超硅半導體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30B15/20 | 分類號: | C30B15/20;C30B29/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1604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單晶硅 生長 控制 方法 | ||
1.一種單晶硅生長控制方法;采用反射及冷卻裝置第一豎直段(2)對硅晶棒上920℃-700℃區域進行降溫,使這一溫度區域的長度小于200mm,控制提拉硅單晶棒的速度大于1.12mm/min,使晶棒在這一溫度區間的停留時間小于180min;其特征在于反射及冷卻裝置的第一豎直段(2)的長度為250mm;距離硅單晶棒的側面的距離為20-30mm;第一豎直段(2)表面粗糙度為8-10μm;表面鍍有碳化硅多孔陶瓷鍍層,鍍層的厚度為2.42μm,鍍層內孔徑大小控制在1.2μm-1.5μm;采用半拋物線弧形段(3)反射硅熔融液的輻射紅外線,照射生長界面處的硅單晶棒側面,降低側表面的降溫速度,從而降低硅單晶棒生長界面處中心與表面的溫度梯度;其特征還在于反射及冷卻裝置的半拋物線弧形段(3),形狀為半拋物線形成的弧形段,拋物線的開口向晶棒,開口高度為130mm-150mm;反射由硅融熔液和晶棒發的紅外線,形成一束水平射線,照射硅單晶棒的側面,降低生長界面處硅單晶棒的中心溫度和側面溫度梯度,即降低徑向溫度梯度;控制反射及冷卻裝置水平段(4)與熔液的表面距離,提高SiO的擴散速度;采用光潔表面反射高溫坩堝壁射線,避免對晶棒產生影響。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單晶硅生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拉晶過程中,冷卻水的進入溫度為25℃,出口的溫度小于50℃,控制硅單晶棒920℃-700℃溫度區間的長度小于200mm,提拉硅單晶棒的速度大于1.12mm/min。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單晶硅生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射及冷卻裝置的水平段(4)長度為20-30mm,距離硅熔融液的高度為20-40m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單晶硅生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射及冷卻裝置的第二豎直段(5)與坩堝壁距離10-20mm;反射坩堝壁的能量,尤其是拉晶后期,熔體總量下降,坩堝壁的輻射量增加,第二豎直段(5)反射防止坩堝壁的輻射對晶體的影響。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單晶硅生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半拋物線弧形段(3)、水平段(4)和第二豎直段(5)由金屬鉻制造,表面拋光,光潔度要求為Ra不大于0.1μm,表面鍍有高純石英玻璃鍍層,鍍層的厚度為0.86μ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超硅半導體有限公司,未經上海超硅半導體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865764.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