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具有養肝作用的茶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510865117.0 | 申請日: | 2015-12-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341267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2-24 |
| 發明(設計)人: | 楊睿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維可健康咨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F3/34 | 分類號: | A23F3/3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00010 重慶市渝中區***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具有 作用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食品加工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具有養肝作用的茶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茶是中國歷史悠久的飲品,茶的最早發現與利用,是從藥用開始的。“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晉張華《博物志》也同樣有“飲真茶,令人少眠”的說法。陶弘景《雜錄》中所說“茗茶輕身換骨,昔丹丘子黃君服之”。其實對丹丘子飲茶的記載還有早于此的漢代的《神異記》:余姚人虞洪,入山采茗。遇一道士,牽三青牛,引洪至瀑布山,曰:“予丹丘子也。聞子善具飲,常思見惠。山中有大茗,可以相給,祈子他日有甌棲之余,乞相遺也。”因立奠祀。后常令家人入山,獲大茗焉。丹丘子為漢代“仙人”,茶文化中最早的一個道家人物,歷史上的余姚瀑布山為產茶名山。因此“大茗”與“仙茗”的記載亦完全一致。這幾則記錄中的“荼”與“茗”,也就是今天的茶。早在晉代郭璞在注解《爾雅》時,即解說:(茶)樹小如梔子,冬生葉,一名葬,蜀人名之苦茶。此中所謂“蜀人”之記載,即可視為飲茶習俗在古巴蜀的最早萌芽。還有西漢壺居士在《食忌》中所說:“苦荼,久食羽化。”都說明茶開始時被利用是和藥聯系起來的。由于茶與藥的緊密聯系,茶的養生保健功效一直以來都為人們所看重與接受。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制作簡單,口感良好,具備一定養肝作用的茶。
本發明所述茶,其原料優選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水100-130份,金銀花4-5份,枸杞2-3份,干菊花4-5份,甘草2-3份,決明子2-3份,山楂果肉3-5份,蓮子心2-3份,冰糖3-5份。
本發明所述茶,其制備方法為:將決明子磨制成粉備用,將水、干菊花、金銀花、枸杞、甘草、山楂果肉、蓮子心放入壺中,將水燒至沸騰,加入冰糖和備用的藥材粉末,再煮3-5分鐘后,即得成品茶。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主要體現在:本發明所述茶,富含人體所需維生素、鈣、鐵等微量元素,茶中藥材成分具有清毒、益腎、降脂、明目等全面的養生功效,特別具有明顯的養肝護肝功效,適合各類人群特別是肝功能較差或者肝病患者飲用。
具體實施方式:按照重量份準備水100份,金銀花4份,枸杞3份,干菊花4份,甘草3份,決明子3份,山楂果肉3份,蓮子心2份,冰糖3份。將決明子磨制成粉備用,將水、干菊花、金銀花、枸杞、甘草、山楂果肉、蓮子心放入壺中,將水燒至沸騰,加入冰糖和備用的藥材粉末,再煮3-5分鐘后,即得成品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維可健康咨詢有限公司,未經重慶維可健康咨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86511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變壓器鐵芯夾緊裝置
- 下一篇:非晶合金變壓器線圈箱體緩沖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