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引腳可配置的內部總線終端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510860344.4 | 申請日: | 2015-1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18409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3-31 |
| 發明(設計)人: | 托得·B·布勞沃爾;肖恩·M·雷米;蒂莫西·E·杰克遜;埃德加·L·馮特羅塔三世 | 申請(專利權)人: | 波音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3/40 | 分類號: | G06F13/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梁麗超;劉瑞賢 |
| 地址: | 美國伊***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引腳 配置 內部 總線 終端 系統 | ||
1.一種引腳可配置的總線終端系統,包括:
總線連接器(110),附接至總線(104)的末端(112),所述總線連接器被配置為將所述總線電連接至節點(116)的輸入連接器(114),所述節點包括內部總線終端電阻,基于所述總線連接器的選擇配置可選地連接所述內部總線終端電阻,所述總線連接器包括:
第一總線輸出引腳(134);
第二總線輸出引腳(136);以及
可配置的第一終端電阻器引腳(138)和可配置的第二終端電阻器引腳(140),所述可配置的第一終端電阻器引腳和所述可配置的第二終端電阻器引腳能夠配置為提供第一終端配置(142),所述第一終端配置使所述第一總線輸出引腳和所述第二總線輸出引腳相互電連接并且使所述可配置的第一終端電阻器引腳和所述可配置的第二終端電阻器引腳相互電連接,以電連接所述內部總線終端電阻從而終結所述總線,并且所述可配置的第一終端電阻器引腳和所述可配置的第二終端電阻器引腳能夠配置為提供第二終端配置(144),所述第二終端配置包括所述第一總線輸出引腳和所述第二總線輸出引腳之間的開路電路以及所述可配置的第一終端電阻器引腳和所述可配置的第二終端電阻器引腳之間的開路電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引腳可配置的總線終端系統,其中,所述總線包括控制器局域網絡CAN總線,并且所述第一總線輸出引腳電連接至所述CAN總線的CAN高配線(106)并且所述第二總線輸出引腳電連接至所述CAN總線的CAN低配線(108)。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引腳可配置的總線終端系統,其中,所述總線包括被配置為在飛機(100)上使用的控制器局域網絡總線。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引腳可配置的總線終端系統,其中,所述節點包括飛機上的線路可置換單元。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引腳可配置的總線終端系統,其中,所述可配置的第一終端電阻器引腳和所述可配置的第二終端電阻器引腳響應于所述節點位于所述總線的所述末端處而被配置為所述第一終端配置。
6.一種用于配置總線(104)的終結的方法,包括:
將第一內部終端電阻器(120)電連接在節點(116)的輸入連接器(114)的第一終端電阻器引腳(128)和所述節點的第一總線輸入導體(118)之間;
將第二內部終端電阻器(124)電連接在所述輸入連接器的第二終端電阻器引腳(132)和所述節點的第二總線輸入導體(122)之間;
確定所述節點是否位于所述總線的末端(112)處;
響應于所述節點位于所述總線的所述末端處,將總線連接器(110)配置為提供第一終端配置(142),所述第一終端配置包括將可配置的第一終端電阻器引腳(138)和可配置的第二終端電阻器引腳(140)相互電連接并且將所述總線連接器的第一總線輸出引腳(134)和第二總線輸出引腳(136)相互電連接;以及
響應于所述節點不位于所述總線的所述末端處,將所述總線連接器配置為提供第二終端配置(144),所述第二終端配置包括提供所述第一總線輸出引腳和所述第二總線輸出引腳之間的開路電路以及所述可配置的第一終端電阻器引腳和所述可配置的第二終端電阻器引腳之間的開路電路。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節點包括線路可置換單元LRU,所述方法進一步包括提供所述LRU,所述LRU包括電連接在所述輸入連接器的所述第一終端電阻器引腳和所述第一總線輸入導體之間的所述第一內部終端電阻器和電連接在所述輸入連接器的所述第二終端電阻器引腳和所述第二總線輸入導體之間的所述第二內部終端電阻器。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總線包括控制器局域網絡CAN總線,所述方法進一步包括將所述可配置的第一終端電阻器引腳電連接至所述CAN總線的CAN高配線(106)并且將所述可配置的第二終端電阻器引腳電連接至所述CAN總線的CAN低配線(108)。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終端電阻器和所述第二終端電阻器均包括60歐姆的電阻。
10.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總線和所述節點在飛機(100)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波音公司,未經波音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860344.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