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污水混凝吸附沉淀分離—分離物厭氧沼氣化再生處理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510859512.8 | 申請日: | 2015-12-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417777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3-23 |
| 發明(設計)人: | 周夢然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連愛安沃特環境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04 | 分類號: | C02F9/04;C02F11/04;C02F11/12;F23G7/00 |
| 代理公司: | 大連八方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21226 | 代理人: | 衛茂才 |
| 地址: | 116023 遼寧省大連市高***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污水 吸附 沉淀 分離 物厭氧 沼氣 再生 處理 方法 | ||
1.污水混凝吸附沉淀分離—分離物厭氧沼氣化再生處理技術,其特征在于,其工藝流程是:將生活及各類工業廢水收集于污水收集池(1)中,由污水提升泵(2)將污水送至混凝吸附綜合反應池(3)進行混凝吸附反應,將水中污染物混凝成絮狀物,同時將水溶性污染物吸附到吸附劑上,含有絮凝物和顆粒吸附劑的污水進入到沉降池(4)中,沉降分離后的上清液進入化學沉淀回收氮磷復合肥反應池(5),在經過沉淀回收池(6)沉淀分離后污水排放或消毒后回用,在沉降池(4)中沉淀分離的含有懸浮物和吸附劑的污泥用污泥泵(7)輸送到厭氧反應器(8)中,進行污泥的厭氧沼氣化處理,厭氧反應器(8)產生的沼氣從反應器頂部排出后,進入脫硫器(9),脫除硫化氫后,沼氣進入沼氣鍋爐燃燒器(10)燃燒,產生的熱水作為厭氧反應器(8)的加熱熱源循環使用,在厭氧反應器(8)中經過生物降解后的沼渣、含有再生后的吸附劑和降解了有機物的絮凝劑,該混合沼渣脫水后大部分返回到混凝吸附反應池(3)中,再次利用于吸附混凝污染物;經過多次循環使用的剩余混凝吸附劑失去其脫除功能后,則經過脫水機(11)脫水后,用沼氣鍋爐燃燒器(10)燃燒尾氣,在尾氣干燥機(13)脫水,脫水后的干泥再進入沼氣鍋爐燃燒器(10)的第二級固廢燃燒段焚燒,徹底無害化,干燥脫水的尾氣經過尾氣洗滌器(12)除味后排放,洗滌水返回到污水處理系統二次處理。
2.根據權利要求書1所述的污水混凝吸附沉淀分離—分離物厭氧沼氣化再生處理技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厭氧反應器(8)由污泥干燥機13、沼氣儲存區(15)、固液分離區(16)、循環水出口(17)、內循環泵(18)、循環液進口(19)、循環液分布器(20)、沼渣沉淀區(21)、積渣斗(22)、排渣控制閥門(23)和泥漿泵(24)構成,設備主體(13)由鋼質容器構成,內部涂有防腐材料,設備頂部設有沉降分離區(14),沉降分離區(14)上部為沼氣儲存區(15),下部為固液分離區(16),固液分離區(16)下半部設有內循環水出口(17),內循環泵(18)的兩端分別與內循環水出口(17)和循環液進口(19)相連接,厭氧設備(8)內部設有循環液分布器(20),厭氧反應器(8)的底部設有沼渣沉淀區(21)和積渣斗(22),沼渣沉淀區(21)的下部設有排渣控制閥門(23),積渣斗(22)與泥漿泵(24)相連。
3.根據權利要求書1所述的污水混凝吸附沉淀分離—分離物厭氧沼氣化再生處理技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廢水污染物的濃度為50-50000毫克/立升。
4.根據權利要求書1所述的污水混凝吸附沉淀分離—分離物厭氧沼氣化同時再生處理技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絮凝劑為鋁鹽,鐵鹽,硅鹽、淀粉基、纖維素基、甲克素基、生物絮凝劑、聚丙烯酸系列或聚丙烯酰胺系列。
5.根據權利要求書1所述的污水混凝吸附沉淀分離—分離物厭氧沼氣化再生處理技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附劑為活性炭、粉煤灰、硅藻土、沸石、大孔樹脂或離子交換樹脂。
6.根據權利要求書1所述的污水混凝吸附沉淀分離—分離物厭氧沼氣化再生處理技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凝吸附反應池(3)可以設計成一級或者多極。
7.根據權利要求書1所述的污水混凝吸附沉淀分離—分離物厭氧沼氣化再生處理技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淀池(4)的數量由混凝吸附池(3)的數量來確定,兩者為對應關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連愛安沃特環境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大連愛安沃特環境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859512.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