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聚表二元驅油體系輔助二氧化碳吞吐的采油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510853863.8 | 申請日: | 2015-1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12509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16 |
| 發明(設計)人: | 鄭家朋;覃孝平;李良川;湯濛;李一琳;曹亞明;彭通;邢麗潔;孫蓉;楊小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B43/22 | 分類號: | E21B43/22;E21B43/16;C09K8/584;C09K8/58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周靜 |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二元驅油體系 段塞 二氧化碳 質量百分比 封堵劑 后置 前置 采油 十二烷基二甲基胺乙內酯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 二氧化碳利用率 水解聚丙烯酰胺 表面活性劑 聚丙烯酰胺 原油采收率 洗油效率 原油開采 主體段塞 采收率 交聯劑 控制流 穩定劑 復配 開井 油藏 預設 燜井 | ||
1.一種聚表二元驅油體系輔助二氧化碳吞吐的采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油方法為:從油井依次向油藏注入聚表二元驅油體系前置段塞、二氧化碳主體段塞、聚表二元驅油體系后置段塞、封堵劑段塞以及水;燜井預設時間后開井進行原油開采;
所述聚表二元驅油體系前置段塞以及所述聚表二元驅油體系后置段塞包括以下質量百分比的組分:
聚丙烯酰胺,0.10%~0.40%;
十二烷基二甲基胺乙內酯與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復配的表面活性劑,0.05%~0.20%;
水,余量;
所述封堵劑段塞包括以下質量百分比的組分: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0.25%~0.50%;
交聯劑,0.20%~0.50%;
穩定劑:0.01%~0.03%;
pH調節劑:0.01%~0.02%;
水,余量。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采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表二元驅油體系前置段塞的注入量為100t~400t;
所述二氧化碳主體段塞的注入量為300t~600t;
所述聚表二元驅油體系后置段塞的注入量為200t~800t;
所述封堵劑段塞的注入量為10t~50t;
所述水的注入量為20t~30t。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采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表二元驅油體系前置段塞以5t/h~10t/h的排量注入;
所述二氧化碳段塞以2t/h~5t/h的排量注入;
所述聚表二元驅油體系后置段塞以5t/h~10t/h的排量注入;
所述封堵劑段塞以2t/h~5t/h的排量注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采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酰胺的粘均分子量為2.0×106~3.5×106。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采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十二烷基二甲基胺乙內酯與所述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的重量比為1:4~1:8。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采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的粘均分子量為1.0×107~2.5×107,水解度為15%~25%。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采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聯劑包括甲醛和苯酚,所述甲醛和所述苯酚的重量比為1:1~1:2。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采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穩定劑包括亞硫酸鈉和硫脲,所述亞硫酸鈉和所述硫脲的重量比為1:2~1:5。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采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H調節劑為草酸。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采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燜井的預設時間為20天~50天。
1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采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藏的工況條件為:所述油藏以邊水或者底水驅動;所述油藏埋深為1300m~2400m;所述油藏的原油在65℃下的黏度為50mPa.s~10000mPa.s;所述油藏的溫度為45℃~85℃;所述油藏的平均孔隙度20%~38%,平均滲透率50mD~2000mD;所述油藏的采出程度為30%以下;所述油藏的地層壓力系數為0.8以上;所述油藏的飽和壓力為5MPa~20MPa。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853863.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地面下擊器
- 下一篇:用于豆類種皮的處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