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治療風濕的中藥丸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510827114.8 | 申請日: | 2015-11-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232965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1-13 |
| 發明(設計)人: | 韋調才 | 申請(專利權)人: | 韋調才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69 | 分類號: | A61K36/8969;A61K9/20;A61P29/00;A61K35/6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遠大卓悅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靳浩 |
| 地址: | 530024 廣西壯族***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治療 風濕 藥丸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指中醫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治療風濕的中藥丸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風濕病是一組侵犯關節、骨骼、肌肉、血管及有關軟組織或結締組織為主的疾病,其中多數為自身免疫性疾病。發病多較隱蔽而緩慢,病程較長,且大多具有遺傳傾向。西醫對風濕病的診斷及治療均有一定難度;血液中多可檢查出不同的自身抗體,可能與不同HLA亞型有關;對非甾類抗炎藥(NSAID),糖皮質激素和免疫抑制劑有較好的短期或長期的緩解性反應。風濕病大多有關節病變和癥狀,可高達70-80%,約50%僅有疼痛,重則紅,腫,熱,痛及功能受損等全面炎癥表現。
目前,西醫治療風濕病一般采用非甾類抗炎藥、腎上腺皮質激素或改善病情的抗風濕藥物等進行藥物治療,或根據情況采取手術治療,副作用均較大。目前還沒有可有效治療風濕的中藥丸。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解決至少上述問題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將說明的優點。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治療風濕的中藥丸及其制備方法,能夠有效治療風濕。
為實現上述目的和一些其他的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治療風濕的中藥丸,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鹿晗草15-25、桑寄生15-25、狗脊15-25、漢防己3-6、澤瀉8-12、茯苓15-25、蒼術12-18、黃柏4-6、伸筋草8-12、三七8-12、當歸8-15、玉竹8-12、黃精8-12、枸杞8-12、續斷8-12、骨碎補8-12、白術8-12、防風8-12以及蜂蜜40-80。
優選的是,所述的治療風濕的中藥丸中,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鹿晗草20、桑寄生20、狗脊20、漢防己5、澤瀉10、茯苓20、蒼術15、黃柏5、伸筋草10、三七10、當歸12、玉竹10、黃精10、枸杞10、續斷10、骨碎補10、白術10、防風10以及蜂蜜60。
一種治療風濕的中藥丸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將鹿晗草、桑寄生、狗脊、漢防己、澤瀉、茯苓、蒼術、黃柏、伸筋草、三七、當歸、玉竹、黃精、枸杞、續斷、骨碎補、白術、防風烘干,粉碎,過100-150目篩,得到藥粉;
步驟二、將蜂蜜熬制5-15分鐘,得到煉蜜;
步驟三、將煉蜜與藥粉混合,并和成膏泥狀,靜止20-40分鐘后分制成丸狀,即得所述中藥丸。
優選的是,所述的治療風濕的中藥丸的制備方法中,步驟三中所加煉蜜的量以使所和成的膏泥能夠成型且不粘手為準。
本發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發明利用中醫五行及辨證理論,認為風濕的病因是:風濕為六淫之邪氣,侵于皮毛,然后侵入于血脈,然后侵入于肉湊,以至于病傳于筋骨,久不能愈,久而久之,身體正氣虛弱,變為慢性疾病。肝主藏血,肝氣盛怒,血氣翻騰,此時受風,風直傷肝。飲食不當,饑飽不時,思慮太甚,脾經虛弱,脾虛則胃弱,飲食之濕,外界濕邪,容易侵入,風與濕雜合,則傷肝脾,久之則肝脾虛弱,虛弱則風濕不能除,以成風濕。本發明通過養血活血以護肝,健脾養胃,分散水濕,防病深入,養腎強筋骨,使風濕得以祛除。本發明通過將治療風濕的中藥組合物制成藥丸,方便服用,藥物有效成分保留充分,無副作用,治愈率較高。
本發明的其它優點、目標和特征將部分通過下面的說明體現,部分還將通過對本發明的研究和實踐而為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所理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發明做詳細說明,以令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參閱本說明書后能夠據以實施。
一種治療風濕的中藥丸,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鹿晗草15-25、桑寄生15-25、狗脊15-25、漢防己3-6、澤瀉8-12、茯苓15-25、蒼術12-18、黃柏4-6、伸筋草8-12、三七8-12、當歸8-15、玉竹8-12、黃精8-12、枸杞8-12、續斷8-12、骨碎補8-12、白術8-12、防風8-12以及蜂蜜40-8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韋調才,未經韋調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82711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