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綠茶攤青與紅茶萎凋通用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510822223.0 | 申請日: | 2015-11-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285180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2-03 |
| 發明(設計)人: | 王鎮;尹福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鑫品茶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F3/06 | 分類號: | A23F3/06 |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業騰飛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翁斌 |
| 地址: | 213254 江蘇省常州***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綠茶 紅茶 通用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茶葉加工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綠茶攤青與紅茶萎凋通用裝置。
背景技術
綠茶的制作過程通常都要經過攤青、殺青、炒制、包裝等工序。在綠茶的加工過程中,攤青是一道重要的工序,攤青是將采摘來的茶葉嫩芽或鮮葉晾攤,讓其水分自然蒸發,同時要避免日曬雨淋,且須經常翻動,使其含水率盡量均勻一致地達到制茶要求。
紅茶的加工主要包括鮮葉萎凋、揉捻、發酵與烘干等工序,進入車間的鮮葉應及時萎凋,散發部分水分,使莖、葉萎蔫,以利于后期揉捻。同時適度促進鮮葉酶的活性,內含物質發生適度物理、化學變化,青草氣散失,是形成紅茶香氣的重要加工階段。
目前,綠茶攤青主要以竹匾、攤青車與攤青機為主,由于鮮葉攤放要求失水均勻,傳統竹匾攤青過程中需要翻拌,但茶鮮葉特別是名優茶的鮮葉比較細嫩,稍有翻拌不當會造成紅邊創傷,從而影響制茶品質,因而竹匾式的攤青方式只在一些小的茶場和茶農中使用。攤青機是一具完全封閉的箱體,占地面積大,制茶工人不能及時掌握茶鮮葉攤放狀態,同時造價昂貴,只適合加工品種單一的大型綠茶企業使用。攤青車是目前使用比較普遍的一種綠茶攤青方式,有平輔式,也有立體式,但紗網是靜置于擱架上的,不能隨意提取,對鮮葉攤放與收集操作極不方便,操作不小心,容易造成鮮葉紅變,對制茶品質不利。
萎凋是加工紅茶的第一道工序,有自然萎凋、日光萎凋和加溫萎凋三種,前兩種萎凋方式在我國各茶區較為常用,但易受環境條件制約且要時常翻拌,萎凋時間難以控制,勢必影響到整個加工進度,導致鮮葉積壓,增加鮮葉保管難度,產品質量也難保證。因此目前一些大型紅茶加工廠都在使用加溫萎凋設備,如萎凋機和萎凋槽,配備了能源(鍋爐或熱風爐)、自動控制和傳輸系統,解決了實際生產中所遇到的問題,但設備成本較大,對廠房條件、場地面積(需要占用大量的廠房面積)要求較高。對于多數茶農甚至中小型的茶企來說是個不小的壓力,這也是我國先進設備得不到普及的一個原因。
目前,中國99%的茶葉生產加工企業是中小微企業,在生產綠茶的同時,也會生產紅茶,白茶,烏龍茶等,而擴建廠房、購買大型設備已不是唯一的出路,對他們而言,如何能在有限的空間內完成多種工序是最為重要的研究。本發明不僅能滿足綠茶的攤青處理,也能滿足紅茶、白茶和烏龍茶的萎凋,在節約生產空間的同時,提高機械設備利用率與降低生產成本。同時本設備操作方便、品質可控,是一種適合于中小型茶企的理想的綠茶攤青和紅茶萎凋的通用設備。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廣大茶農及中小茶葉加工廠提供一種方便實用的綠茶攤青和紅茶萎凋通用的設備,減輕工人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及制茶品質,同時該設備也可用于白茶與烏龍茶的萎凋。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綠茶攤青與紅茶萎凋通用裝置,包括框架,所述框架上設有網架,所述網架上設有感溫探頭,所述框架一端設有電熱管,所述電熱管一端設有鼓風機,所述框架上設有控制裝置。
作為進一步優化,所述框架包括底座和8根腳柱。
作為進一步優化,所述框架上從前往后依次設有5個網架,所述網架水平設置在框架上。
作為進一步優化,所述感溫探頭安裝于框架中央的網架上。
作為進一步優化,所述電熱管和鼓風機安裝于框架的前端。
作為進一步優化,所述網架為表面設有不銹鋼紗網的不銹鋼網架,且網架可方便從框架上取下。
作為進一步優化,所述網架上設有手柄。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1)簡單輕巧,靈活移動,自由抽取,大大減輕員工工作強度;(2)不銹鋼網架清潔衛生,透氣好,使鮮葉攤放均勻,利于提高制茶品質;(3)一機多用,即可以做綠茶的攤青設備,開啟加熱裝置后也可以用于紅茶、烏龍茶和白茶的萎凋設備;(4)智能化控制,加熱與鼓風裝置都可以根據鮮葉質量和環境溫度進行設置,提高制茶品質。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中:1-框架,2-網架,3-電熱管,4-鼓風機,5-感溫探頭,6-控制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闡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鑫品茶業有限公司,未經江蘇鑫品茶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82222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茶樹花綠茶的拼配方法
- 下一篇:團形紅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