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可更換式預應力錨栓風機基礎在審
| 申請號: | 201510801296.1 | 申請日: | 2015-1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297766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2-03 |
| 發明(設計)人: | 胡玉貴;刁樹廣;李小莘;馮健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廣西電力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27/42 | 分類號: | E02D27/42;E02D27/44 |
| 代理公司: | 廣西南寧明智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45106 | 代理人: | 張智生 |
| 地址: | 530007 廣西壯族***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更換 預應力 風機 基礎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建筑物基礎,尤其是風力發電機基礎。
背景技術
當前我國風力發電機基礎主要采用擴展式混凝土基礎,通過在基礎中預埋鋼結構基礎環再與風機塔筒連接,這種連接形式在風機運行一段時間后,基礎環容易出現松動,影響風機安全穩定運行。為避免基礎環式風機基礎這種缺陷,近幾年,又出現一種采用預應力錨栓連接風機塔筒的基礎形式,該基礎與風機塔筒的連接具有錨固可靠、施工速度快的優點,缺點是錨栓如果斷裂,將不可更換或更換的代價較高,這個缺點制約了該基礎形式在我國風力發電業上的使用和推廣。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錨固可靠、施工速度快、可更換和更換成本低的可更換式預應力錨栓風機基礎。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可更換式預應力錨栓風機基礎,它包括混凝土基礎與預應力錨栓,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設在混凝土基礎與預應力錨栓中心區域的操作井;
分別與預應力錨栓上下面固定連接的上下法蘭盤,上法蘭盤的上面與風機塔筒固定連接;
操作井的延伸至下法蘭盤下方構成的換錨栓操作空間。
在操作井和混凝土基礎底面與混凝土基礎墊層之間,設有用于防水的止水片。
所述的操作井中間設有與在混凝土基礎連接的十字形混凝土梁柱。
在所述的操作井中設有進人通道。
以上結構的可更換式預應力錨栓風機基礎更換斷裂錨栓的步驟如下:
1、斷裂點以上部分可在基礎頂面從錨栓套管中直接拔出;
2、斷裂點以下部分,理論上錨栓會掉落至下法蘭下方的操作空間,如果不自己掉落,則通過采用千斤頂輔助,將該段錨栓支頂掉落;
3、由于下法蘭下方的操作空間較矮,有可能遠比斷裂錨栓下節的長度短,則可利用氣焰割槍將出露的錨栓割斷;
4、重復步驟2和3,直到斷裂點以下錨栓全部取出為止;
5、在基礎頂面將新錨栓從原套管中伸入至基礎底面,安裝新錨栓好底部與下法蘭的緊固螺母;
6、從基礎頂面對新錨栓施加預應力,達到設計值后,安裝基礎頂部新錨栓與上法蘭的緊固螺母;
7、恢復基礎頂面的相關保護設施。
本發明可更換式預應力錨栓風機基礎的優點為:
1、更換斷裂錨栓,對原有風機基礎的擾動和影響很小,不破壞錨栓和風機基礎的其它結構;
2、更換斷裂錨栓操作簡單容易、施工時間短,甚至不耽誤風機的正常運行,保證風電場的運行時間;
3、更換成本費用低,降低風機基礎的運行維護成本;
4、促進錨栓式風機基礎在我國乃至世界風電行業中的應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沿A-A線剖視的結構示意圖;
在圖中,混凝土基礎1,混凝土梁柱2,進人通道3,風機塔筒4,上法蘭盤5,止水片6,換錨栓操作空間7,下法蘭盤8,混凝土基礎墊層9,預應力錨栓10。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圖1所示,是本發明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它包括圓形混凝土基礎1、十字形混凝土梁柱2、進人通道3、風機塔筒4和上法蘭盤5;其中,進人通道3設置于混凝土梁柱2構成的操作井上,操作井中間設有與在混凝土基礎1連接的十字形混凝土梁柱;上法蘭盤5的上面與風機塔筒4的下面固定連接。圖2是圖1沿A-A線剖視的結構示意圖,結合圖2一起來看,預應力錨栓10預埋在混凝土基礎1中;預應力錨栓10包括設在其外側的套管,預應力錨栓10可在套管中活動。預應力錨栓10的上下面分別與上法蘭盤5、下法蘭盤8固定連接。在下法蘭盤8的下方有操作井延伸至下法蘭盤下方的換錨栓操作空間7,用于當錨栓斷裂后,人通過進人通道3進入到換盤操作空間7。對于斷裂的預應力錨栓下段用氣焰割槍割斷后逐段取出,直到預應力錨栓下段全部取出。新預應力錨栓從套管中插入,先安裝底部螺母,在基礎頂面施加完預應力后再安裝頂部螺母,完成預應力錨栓的更換。
由于混凝土基礎1、梁柱體系2和預應力錨栓10都埋置在地面以下,操作井底部容易出現滲水,影響預應力錨栓的防腐及更換,在操作井底部設置具有一層抗滲性能的混凝土基礎墊層9,同時在混凝土基礎1及其底部混凝土墊層9之間設置止水片6。所述的止水片6根據場地地下水的情況可采用橡膠、銅片或鍍鋅鐵片。
為改善基礎底面預應力錨栓法蘭周邊受力,在不影響預應力錨栓更換操作空間的前提下,在操作井中部設置一改善基礎底面受力的梁柱體系。由于設置了操作井及操作空間7,減小了基礎受力面積,使得操作空間7周邊的基礎及墊層混凝土壓應力較大。如果上部結構傳遞過來的荷載較大,局部壓應力超過混凝土抗壓承載力,混凝土將出現受壓破壞,影響基礎結構安全,增設梁柱體系后,可將一部分上部結構荷載由混凝土基礎轉移至梁柱體系,再傳遞至地基,可改善操作空間7的局部應力集中及整個基礎受力。如果上部結構傳遞過來的荷載較小,操作空間7周邊的基礎及墊層混凝土壓應力在混凝土受壓承載力范圍之內,則可取消該梁柱體系,既可減少混凝土工程量和工程投資,也可加快工程施工進度,同時也為后期錨栓更換留下更大的操作空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廣西電力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廣西電力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80129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地下空間的建筑樁體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種疏導地下工程對地下水阻隔作用的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