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人工接種小麥光腥黑粉菌侵染小麥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510796670.3 | 申請日: | 2015-1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409618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24 |
| 發明(設計)人: | 高利;沈慧敏;蔚慧欣;陳萬權;劉太國;劉博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G7/06 | 分類號: | A01G7/06;C12Q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吳泳歷 |
| 地址: | 100193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人工 接種 小麥 光腥黑粉菌 侵染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人工接種小麥光腥黑粉菌侵染小麥的方法,屬于農業微生物領域。所述方法包括:(1)制備用于侵染的用小麥光腥黑粉菌菌絲懸液:將小麥光腥黑粉菌的菌癭壓碎,制備孢子懸液,將其涂布于2%的水瓊脂培養基上,16℃培養箱中培養至冬孢子萌發并長出菌絲,用滅菌蒸餾水將菌絲沖洗下來,備用;(2)預備接種小麥苗:小麥種子浸泡至發芽,然后置于5℃春化處理一個月,將春化好的種子種于滅菌土中,待小麥苗長到拔節孕穗期時,備用;(3)接種:將步驟(1)獲得的小麥光腥黑粉菌菌絲懸液注射入小麥植株的花藥腔室的空隙內。采用本發明的方法獲得發病小麥植株的成功率更大。并且,本發明的方法簡單易行、便于實施操作、有利于推廣應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農業微生物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人工接種小麥光腥黑粉菌侵染小麥的方法。
背景技術
小麥光腥黑粉菌,又名小麥光腥黑穗病菌(拉丁名:Tilletia foetida),為黑粉菌目、腥黑粉菌科、小麥光腥黑穗病菌屬。它可引起小麥腥黑穗病。小麥光腥黑穗病菌冬孢子萌發時只生出一根原菌絲,而內壁發生多處消解。原菌絲含有多個細菌核,并有脂肪粒,核糖體,糖原和線粒體等。原菌絲頂端可形成8個擔孢子,并橋接形成“H”型菌絲。其孢子生于子房內,外包果皮,與種子同大。其孢子呈球形至橢圓形,有時候為長圓形至多角形,淡灰褐色至欖褐色,平滑,有腥臭。
在對小麥光腥黑粉菌的生理生長情況和侵染機制的研究中,通常需要通過人工方法將它接種至小麥植株使后者感染得到染病小麥植株以進行觀察和分析,但迄今為止,尚未存在一種人工接種小麥光腥黑粉菌侵染小麥的有效方法,以獲得發病率較高的小麥植株用于研究。
發明內容
本發明基于上述領域的空白,提供了一種可獲得較高發病率小麥植株的、有效的人工接種小麥光腥黑粉菌侵染小麥的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人工接種小麥光腥黑粉菌侵染小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制備用于侵染的用小麥光腥黑粉菌菌絲懸液:
將小麥光腥黑粉菌的菌癭壓碎,制備孢子懸液,將其涂布于2%的水瓊脂培養基上,16℃培養箱中培養至冬孢子萌發并長出菌絲,用滅菌蒸餾水將菌絲沖洗下來,備用;
(2)預備接種小麥苗:小麥種子浸泡至發芽,然后置于5℃春化處理一個月,將春化好的種子種于滅菌土中,待小麥苗長到拔節孕穗期時,備用;
(3)接種:將步驟(1)獲得的小麥光腥黑粉菌菌絲懸液注射入小麥植株的花藥腔室的空隙內。
所述將步驟(1)獲得的小麥光腥黑粉菌菌絲懸液注射入花藥腔室的空隙內,連續注入2次,每天1次,24小時后再注射1次。
所述孢子懸液的濃度為105孢子/ml,將其涂布于2%的水瓊脂培養基上,所述菌絲為冬孢子萌發后1天內的菌絲,每塊直徑9cm的水瓊脂培養基平板上的菌絲采用2ml滅菌蒸餾水沖洗獲得所述小麥光腥黑粉菌菌絲懸液。
每株小麥選取1個花藥腔室的空隙進行接種。
所述接種的環境參數如下:溫度20℃,光照時間24小時。
所述方法在研究小麥光腥黑粉菌方面的應用。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人工接種小麥光腥黑粉菌侵染小麥的方法,包括制備侵染用小麥光腥黑粉菌菌絲懸液和將所述菌絲懸液注入小麥花藥腔室的空隙內。采用小麥光腥黑粉菌菌絲做為侵染源,而不是直接用冬孢子,侵染成功率更高,不再受限于孢子的萌發率。將菌絲制成懸液是為了使其更適于注入的方式。而選取孕穗期的小麥植株作為侵染受體,符合菌絲侵染的時期。本發明的方法大幅度提高了侵染成功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未經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79667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