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加氫處理-催化裂化工藝處理渣油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510769004.0 | 申請日: | 2015-11-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01191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12 |
| 發明(設計)人: | 劉鐵斌;耿新國;翁延博;李洪廣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撫順石油化工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C10G69/04 | 分類號: | C10G69/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728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加氫處理反應區 加氫預處理反應區 催化裂化反應區 催化裂化柴油 催化裂化反應 催化裂化油漿 催化裂化 工藝處理 加氫處理 渣油 催化裂化重循環油 催化裂化汽油 反應流出物 流出物分離 氣相循環 氣液分離 全部循環 延長裝置 運作周期 渣油原料 氫氣 干氣 液化氣 串聯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加氫處理?催化裂化工藝處理渣油的方法,包括加氫預處理反應區、加氫處理反應區和催化裂化反應區;所述方法包括以下內容:渣油原料及氫氣混合后依次經過串聯的加氫預處理反應區和加氫處理反應區,加氫處理反應區的反應流出物進行氣液分離,氣相循環回加氫預處理反應區和/或加氫處理反應區,液相直接進入催化裂化反應區進行催化裂化反應,催化裂化反應流出物分離得到干氣、液化氣、催化裂化汽油餾分、催化裂化柴油餾分、催化裂化重循環油和催化裂化油漿,其中,催化裂化柴油和催化裂化油漿的部分或全部循環回加氫處理反應區進行加氫處理反應區。本發明方法可以延長裝置的穩定運作周期。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重油輕質化方法,特別是涉及一種采用加氫-催化組合工藝處理重油的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外油品市場對汽煤柴等油品的需求特別是對車用汽油的需求仍將呈持續上升的趨勢,而對重燃料油等重質油品的需求則呈下降趨勢。同時,在全球范圍內原油性質日趨變差,環保法規日趨嚴格,對油品質量提出了日益嚴格的要求。因此,如何能以較經濟合理的代價實現重油輕質化和汽柴油產品質量持續升級已成為國內外煉油業界關注的焦點。
渣油加氫處理工藝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加氫處理,使渣油原料中的硫、氮、金屬等雜質含量大幅降低,稠環芳烴、膠質、瀝青質等非理想組分加氫轉化,提高氫碳比,降低殘炭含量,使其裂化性能得到明顯改善。固定床渣油加氫技術是一種重油深度加工技術,在裝有特定催化劑的固定床反應器中,在高溫高壓的臨氫條件下,對常壓或減壓渣油進行脫硫、脫氮、脫金屬等,以最大限度地獲取輕質產品,是渣油輕質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固定床渣油加氫技術以其液體產品收率高,產品質量好,生產靈活性強,廢物、廢料少,環境友好,投資回報率高等優點,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
固定床渣油加氫處理過程反應部分反應器的設置一般由多個反應器或床層串聯使用,根據原來油的性質、反應條件和目的產物要求優化催化劑的劑型、按照不同的物理性質、催化劑活性和各類催化劑比例進行級配裝填。固定床渣油加氫技術盡管具有諸多優點,但在生產過程中,卻容易出現反應器壓力降增大的現象。工業運轉表明,反應器壓力降增大是制約裝置滿負荷生產和長周期運轉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多臺反應器串聯,前置的反應器由于承擔了70%以上的脫金屬反應負荷,金屬硫化物沉積在催化劑床層,到了運行中后期不可避免的出現壓降快速增長,而后面的反應器由于脫金屬負荷明顯偏低,壓降增長較慢。這就出現了前部反應器和后部反應器負荷分配不均,影響了裝置的運行周期和裝置的穩定運行。
CN103059928A公開了一種加氫處理裝置及其應用和渣油加氫處理方法。該發明提供一種及其處理裝置,該裝置包括一次串聯的加氫保戶單元和主加氫處理單元。所述的加氫保護單元包括并聯的主加氫保護反應器和備用加氫保護反應器,并且主加氫保護反應器體積大于備用保護反應器。在加氫處理過程中,主加氫保護反應器與備用加氫保護反應器交替使用。該工藝方法將主加氫保護反應器和備用加氫保護反應器切換操作,能夠加工高鈣高金屬含量的渣油,缺點是閑置了一臺反應器,增加投資降低了反應器利用率,而且不能從跟不上解決前置反應器壓降增長問題。
CN1393515A公開了一種渣油加氫處理的方法。該方法是在重渣油加氫反應系統中的第一個反應器增設一個或多個進料口,同時改變原有的催化劑級配,當一反催化劑床層壓降為裝置設計壓降的0.4~0.8倍時,依次改用下一進料口,同時原有的進料口可進循環油或循環油與原來油的混合油,用該工藝能有效地防止床層壓降和延長裝置的運轉周期,而且可以增加裝置的處理能力,有助于改善物流分配。缺點是感應器制造成本增加,使初始壓降增大,器內體積利用率降低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撫順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撫順石油化工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76900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