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射頻電纜故障定位檢測裝置及檢測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510765477.3 | 申請日: | 2015-11-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510766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4-20 |
| 發明(設計)人: | 祝林林;朱偉;張曉來;王凱;孫林;鄭恢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1R31/08 | 分類號: | G01R31/08;G01R31/11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6555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射頻 電纜 故障 定位 檢測 裝置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纜故障檢測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射頻電纜故 障定位檢測裝置及其檢測方法。
背景技術
射頻電纜是無線電通信系統和電子設備中不可缺少的元件,在 無線通信與廣播、電視、雷達、導航、計算機及儀表等方面得到了 廣泛的應用,因此射頻電纜的檢測和維護非常重要。為了能夠準確 及時的檢測電纜故障、減小通信電纜故障帶來的損失,越來越多的 通信系統要求對射頻電纜進行故障實時監測。
現有的應用最廣泛的電纜故障定位檢測儀器基于頻域反射原理 和單端口矢量網絡分析儀設計方案實現,由激勵信號源、本振信號 源、定向耦合器、幅相接收機、數字處理和CPU控制、顯示等部分 組成;激勵信號源產生激勵信號,一路作為參考信號送入R通道表 征入射波,另一路經定向耦合器傳輸到被測電纜,定向耦合器將被 測電纜反射信號分離出來送入A通道。本振信號源與激勵信號源同 步產生具有固定頻差的本振信號,進入R通道和A通道的信號與本 振信號進行基波混頻,產生固定的中頻信號;由于采用系統鎖相技 術,激勵信號源和本振信號源共用時基,被測網絡的幅度信息和相 位信息被保留在中頻信號中,中頻信號經放大濾波和A/D數字化, 轉換為數字化中頻,FPGA提取被測網絡的幅度信息和相位信息后發 送給CPU,CPU分析出電纜阻抗變化的時間點和變化幅度。
但該方法在測量射頻電纜時需要進行校準和誤差修正操作,測 量效率低,當環境溫度變化較大時,校準數據將失效,必須重新進 行校準操作,不能對射頻電纜進行實時監測;且測量距離受測量儀 器方向性指標限制,無法實現對較長距離電纜的故障定位檢測。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 種射頻電纜故障定位檢測裝置。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出一種射頻電纜故障定位檢測裝 置,包括激勵源、功分器、定向耦合器、測量端口、混頻器、濾波 放大模塊、A/D轉化模塊、FPGA處理器和CPU,其中:
激勵源,用于產生線性掃頻信號,并將該線性掃頻信號傳輸至 功分器;
功分器,用于接收激勵源傳來的線性掃頻信號,并將線性掃頻 信號分別傳輸至所述定向耦合器和混頻器;
定向耦合器,用于接收功分器送來的線性掃頻信號,并將該信 號傳輸到測量端口;同時接收測量端口傳來的反射信號并傳輸到混 頻器;
測量端口,用于將從定向耦合器接收的線性掃頻信號輸出到被 測射頻電纜;同時接收被測射頻電纜傳輸的反射信號并傳輸至定向 耦合器;
混頻器,用于將功分器傳輸的線性掃頻信號和定向耦合器傳輸 的反射信號混頻得到差頻信號,并將該差頻信號傳輸到濾波放大模 塊;
濾波放大模塊,將接收的差頻信號濾波、放大后傳輸至A/D轉 化模塊;
A/D轉化模塊,將接收的差頻信號轉化為數字信號后傳輸至 FPGA處理器;
FPGA處理器,對接收的數字信號進行處理,隨后傳輸至CPU;
CPU,對接收的數字信號進行傅里葉變換,得到差頻信號的頻 率fIF及功率PIF,根據得到的頻率和功率計算電纜故障點離測量端 口的距離及故障點的駐波比。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激勵源產生的線性掃頻信號頻率為 780MHz~820MHz。
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使用上述射頻電纜故障定位檢測裝置的 射頻電纜故障定位檢測方法,向射頻電纜發射掃寬ΔF、掃描時間ΔT 的掃頻信號,隨后接收射頻電纜返回的反射信號,
將反射信號與掃頻信號進行混頻、濾波放大得到反射信號與掃頻信 號之間的差頻信號,將該差頻信號依次通過A/D模數轉換、FPGA 計算處理和CPU的傅里葉變換計算處理,得到差頻信號的頻率fIF和功率PIF,根據公式(1)可計算得到故障點離測量端口的距離d:
d=fIF×ΔT/ΔF×1.5×108×Vp;(1)
其中,ΔF為掃頻信號的掃寬,ΔT為掃頻信號的掃描時間,Vp為被測射頻電纜的速率因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未經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76547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