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雙層PEEK樹脂復合材料模塊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510736758.6 | 申請日: | 2015-11-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524291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26 |
| 發明(設計)人: | 楊文光;陳佩民;靳予;孫克原;支永潮;楊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肯特復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南京肯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J7/04 | 分類號: | C08J7/04;C08L61/16;C08K13/04;C08K7/14;C08K7/06;C08K3/04;C09D161/16;C09D127/18;C09D7/61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1162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外涂層 內芯層 樹脂 噴涂 短切玻璃纖維 粗糙處理 復合材料 碳纖維 機械性能 表面摩擦系數 模塊表面 模塊接觸 纖維斷裂 芯層表面 耐磨性 濃硫酸 薄層 吹洗 劃傷 乙醇 填充 制備 剝離 聯合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雙層PEEK樹脂復合材料模塊,包括內芯層以及噴涂在內芯層表面的外涂層,所述內芯層為短切玻璃纖維及碳纖維聯合增強的PEEK樹脂,所述外涂層為PEEK/PTFE樹脂。本發明用短切玻璃纖維及碳纖維聯合增強PEEK樹脂,兩者以一定比例填充到PEEK樹脂中,能顯著增強PEEK樹脂的硬度和耐磨性。模塊表面先用濃硫酸進行粗糙處理,然后用乙醇吹洗干凈后,噴涂一薄層PEEK/PTFE樹脂作為外涂層,制得的模塊具有優異的機械性能,而且表面的纖維斷裂頭被PEEK/PTFE樹脂所包裹,表面摩擦系數低,不會劃傷與模塊接觸的材料表面。粗糙處理過的表面使噴涂的外涂層與內芯層結合的更緊密,長期使用后外涂層與內芯層之間不易剝離。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雙層PEEK樹脂復合材料模塊及其制備方法,屬于復合材料領域。
背景技術
聚醚醚酮(PEEK)是分子主鏈中含有鏈節的線性芳香族高分子化合物,是一種耐高溫、高性能的熱塑性特種工程塑料。PEEK有著良好的機械性能和耐化學品、耐磨損、耐水解等性能;比重輕,自潤滑性能好,具有非常好的加工性能,可以應用到航空、機械、電子、化工、汽車等高科技工業領域。用玻璃纖維結合碳纖維增強PEEK制備的高性能復合材料,具有及其優秀的耐磨性能,同時抗沖擊性能和抗壓縮性能也更優良。良好的力學強度使其在某些零部件足以替代金屬使用,因此,在航空航天、高鐵、汽車等高科技領域中具有重要的應用前景。
在速度高達350KM/h的高速鐵路列車領域,玻璃纖維增強及碳纖維增強的PEEK樹脂由于其優異的機械性能,是制作導向塊的最佳選擇,硬度高,耐磨性好,耐高溫,可以承受多次的高速往返運動而不產生形變,不開裂。但是,玻璃纖維及碳纖維增強PEEK樹脂存在于表面的纖維斷裂頭容易劃傷與導向塊接觸的滑軌,造成滑軌表面光滑度下降,影響滑動效率。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雙層PEEK樹脂復合材料模塊,具有良好的機械性能,并且摩擦系數小,表面光滑,不易劃傷與之接觸的其他物品表面。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雙層PEEK樹脂復合材料模塊,包括內芯層以及噴涂在內芯層表面的外涂層,所述內芯層為短切玻璃纖維及碳纖維聯合增強的PEEK樹脂,所述外涂層為PEEK/PTFE樹脂。
更進一步的,所述內芯層中包括18-22%的短切玻璃纖維,4-8%的碳纖維,4-6%的石墨,61-72%的PEEK,2-3%的硅烷偶聯劑。
更進一步的,所述短切玻璃纖維長度為1-3mm,直徑為9-13μm。
更進一步的,所述外涂層中含有75-82%的PEEK,15-20%的PTFE和3-5%的納米Si3N4。
本發明還公開了上述的雙層PEEK樹脂復合材料模塊的制備方法,其步驟包括:
A、將短切玻璃纖維、碳纖維、石墨和PEEK干燥后混勻,加入硅烷偶聯劑,加熱注塑成型,制得內芯層;
B、用高壓噴霧裝置噴涂濃硫酸溶液在模塊表面,控制噴霧液滴和噴霧量大小,使模塊形成粗糙表面;
C、用高壓噴霧裝置噴涂乙醇溶液在模塊表面,對模塊表面進行吹洗;
D、將PEEK,PTFE和納米Si3N4粉末混合均勻后,在400-430℃下熔融,熔融體通過高壓噴霧裝置噴涂到模塊表面,形成外涂層,控制外涂層的厚度在200um-400um之間,250℃保溫1-2h,制得成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肯特復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南京肯特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經南京肯特復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南京肯特新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73675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