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驅動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510736698.8 | 申請日: | 2012-01-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406855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3-16 |
| 發明(設計)人: | 吳建樺 | 申請(專利權)人: | 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3K19/0185 | 分類號: | H03K19/0185;H04L2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萬慧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11 | 代理人: | 白華勝;王蕊 |
| 地址: | 中國臺灣新竹科***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驅動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關于一應用在該驅動電路級的驅動方法,尤指具有一可控制隔離電路的驅動方法。
背景技術
一最小化傳輸差分信號驅動電路通常用來傳送符合數字視頻接口(DigitalVisualInterface,DVI)規格或高解晰度多媒體接口(HighDefinitionMultimediaInterface,HDMI)規格的高速串行數據至一輸出裝置上,例如一高清(FullHD)電視。此外,該最小化傳輸差分信號驅動電路會通過一差動的傳輸線纜,將所產生的高速串行數據傳送至該高清電視。由于該差動的傳輸線纜是固定連接在該最小化傳輸差分信號驅動電路與該高清電視(即該輸出裝置)之間,由此該輸出裝置所產生的一滲漏電流有可能會通過該差動傳輸線纜傳送回該最小化傳輸差分信號驅動電路。舉例來說,當該高清電視具有電源輸入(亦即處于操作狀態),而該最小化傳輸差分信號驅動電路是電源關閉時,該高清電視所產生的滲漏電流就會通過該差動傳輸線纜回傳至該最小化傳輸差分信號驅動電路。如此一來,該最小化傳輸差分信號驅動電路內的控制電路原本應該是處于一關機狀態的,此時卻可能被該滲漏電流所誤啟動。因此,提供一便宜且有效的方法來減少一高清電視的耗電量,并避免該高清電視的滲漏電流誤啟動一最小化傳輸差分信號驅動電路內的控制電路已成為高清電視領域所亟需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之一目的在于提供具有一可控制隔離電路的驅動方法。
依據本發明之一又一實施例,提供一驅動方法,該方法是應用于一信號發射系統的一驅動電路級,其中該驅動電路級包含有一驅動電路,該驅動電路的電源是由一第一供應電源所提供。該驅動方法包含有:利用該驅動電路來通過一輸出端口來輸出一驅動信號,該輸出端口可用來連接至一外部組件;選擇性地將該第一供應電源耦接至該輸出埠;以及偵測一特定信號,該特定信號是來自該信號發射系統,其中該特定信號指示該信號發射系統會進入一關機狀態,則控制該開關電路來切斷該輸出端口與該第一供應電源之間的連接。
本發明實施例的可控制隔離電路包含有一開關電路與一偵測電路,且該可控制隔離電路設置在與該驅動電路相同的一顆芯片內,并使用一外部的滲漏電流來啟動該可控制隔離電路以選擇性地將該第一供應電源與該輸出端口之間的傳導路徑斷開,以防止該滲漏電流誤啟動一應用電路,從而能夠提供便宜且有效的方法,來減少一信號發射系統的耗電量并避免滲漏電流誤啟動一最小化傳輸差分信號驅動電路內的控制電路。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一信號發射系統之一第一實施例示意圖。
圖2是圖1之信號發射系統之一第二供應電源與一第一供應電源的操作狀態、一第一輸入端、一特定信號以及一控制信號的電壓的一實施例時序圖。
圖3是圖1的信號發射系統的一第一供應電源與一輸出端口之間的一傳導路徑被斷開時的一實施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一信號發射系統之一第二實施例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一信號發射系統之一第三實施例示意圖。
圖6是本發明一信號發射系統之一第四實施例示意圖。
圖7是本發明一信號發射系統之一第五實施例示意圖。
圖8是本發明應用于一驅動電路級的一驅動方法之一實施例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在本說明書以及權利要求書當中使用了某些詞匯來指代特定的組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會用不同的名詞來稱呼同樣的組件。本說明書及權利要求并不以名稱的差異作為區分組件的方式,而是以組件在功能上的差異作為區分的準則。在通篇說明書及權利要求當中所提及的“包含”是一個開放式的用語,因此應解釋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另外,“耦接”一詞在此包含任何直接及間接的電氣連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第一裝置耦接第二裝置,則代表第一裝置可以直接電氣連接于第二裝置,或通過其它裝置或連接手段間接地電氣連接至第二裝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736698.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