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液體標本采集裝置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510734902.2 | 申請日: | 2015-11-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424408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3-23 |
| 發(fā)明(設計)人: | 熊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埃提斯生物技術(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1/10 | 分類號: | G01N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創(chuàng)陽光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03 | 代理人: | 尹振啟 |
| 地址: | 201114 上海市閔***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液體 標本 采集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液體標本采集裝置,具體涉及保存液的密封和釋放結構。
背景技術
用于保存液體標本的容器,例如保存唾液、尿液等,需要添加保存液對標本進行保存,例如細胞保存液、核酸防腐劑等。由于要求保存液盡可能不暴露,以免造成污染和對工作人員造成傷害,目前都在設計合適的采集裝置,以方便使用者實現液體標本的采集和保存過程。
現有技術中這樣的產品多數設計成類似瓶體、瓶蓋的結構,保存液儲存在瓶蓋的儲存腔室內,采用刺破儲存腔室封口貼的方法釋放保存液,這樣的產品一方面結構復雜,需要設計刺破裝置,另一方面也不利于保存液流出。因為如果僅僅有刺破的過程,沒有割裂的過程,在封口貼上形成的缺口就不利于保存液流出,肯定會影響標本的儲存質量。
在PCT進入中國的發(fā)明專利“用于可釋放地儲存物質的容器系統(tǒng)”(專利號:200680052625.6)中公開了一種標本采集產品,刺破裝置設置在容器底部或者漏斗內,帶有尖刺部和切割邊緣,在容器蓋旋緊的過程中既產生穿刺也產生割裂,雖然對保存液流出有改善,但是結構較為復雜,不方便容器制造成型,也不方便液體的收集和儲存,例如收集的如果是唾液,則不方便將唾液吐進容器中,或者唾液進入容器中之后,也會被刺破裝置阻礙,不能順利流入容器底部。
在中國實用新型專利“唾液DNA樣本收集器”(專利號:201520073562.9)中公開了一種樣本收集產品,刺破裝置設置在瓶口處,在瓶蓋下壓或旋緊的過程中可刺破儲存腔室封口貼,但是同樣存在上述不足之處。
發(fā)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液體標本采集裝置,特別針對保存液儲存腔室封口貼的結構進行了改進,采用拉開的方式打開封口貼,標本采集裝置的結構得到簡化,方便產品制造成型,由于取消了刺破裝置,同時方便液體的收集和儲存。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液體標本采集裝置,包括漏斗、漏斗蓋和集液瓶,所述集液瓶設置在所述漏斗下部與漏斗連通,所述漏斗蓋上設置有保存液儲存腔室,所述儲存腔室出口處密封有封口貼,所述漏斗蓋在漏斗上方呈傾斜狀態(tài)時,或者在所述漏斗蓋加蓋在漏斗上之后,將所述封口貼拉開,打開所述儲存腔室,保存液通過所述漏斗流入所述集液瓶。
進一步,所述集液瓶與所述漏斗下部的安裝結構為螺紋連接結構或卡口連接結構,或者采用插接結構與漏斗緊配合。
進一步,所述漏斗與漏斗蓋通過子母口連接,在母口或子口上設置一段缺口作為封口貼拉開或撕除的通道。
進一步,所述漏斗上部開口邊緣設置有子口,所述漏斗蓋上設置有母口,所述缺口設置在所述子口上;所述子口和母口上均設置有凸緣,在所述漏斗蓋加蓋在漏斗上之后阻止所述子母口分離。
進一步,所述凸緣為完整的封閉的一圈,或者為不封閉的兩段,兩段凸緣對稱設置。
進一步,在所述封口貼拉開或撕除的過程中,所述缺口將所述封口貼表面粘附的保存液刮凈,并流入所述漏斗中。
進一步,所述封口貼包括拉手部和封貼部,所述拉手部的寬度小于所述封貼部,長度大于所述封貼部,所述拉手部和封貼部折疊在一起,蓋上所述漏斗蓋之后,通過所述拉手部拉開所述封口貼。
進一步,所述封口貼采用塑料片、紙片或鋁箔片,熱壓合在所述儲存腔室開口處。
進一步,所述漏斗和漏斗蓋之間設置有連接部,所述漏斗、漏斗蓋和連接部一體制成,在加蓋漏斗蓋時所述連接部允許折彎;所述漏斗上部開口呈長圓型。
進一步,所述漏斗中設置有子口,所述集液瓶安裝進所述漏斗中后,集液瓶口形成母口,與所述子口配合連接;所述集液瓶配置有瓶蓋,在從漏斗上拆卸之后用所述瓶蓋密封。
采用上述結構設置的液體標本采集裝置具有以下優(yōu)點:
本發(fā)明特別針對保存液儲存腔室封口貼的結構進行了改進,采用拉開的方式打開封口貼,保存液即可不受阻擋地流入漏斗之中,標本采集裝置的結構得到簡化,方便產品制造成型。
由于取消了刺破裝置,同時方便標本的收集和儲存,液體在漏斗中向下流動時不會受到阻礙。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主視圖;
圖2為本發(fā)明的俯視圖;
圖3為本發(fā)明的右視圖;
圖4為本發(fā)明的分解圖;
圖5為本發(fā)明的分解圖;
圖6為本發(fā)明的剖視圖(分解狀態(tài));
圖7為本發(fā)明漏斗蓋加蓋在漏斗上之后的主視圖;
圖8為本發(fā)明所采用集液瓶的立體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埃提斯生物技術(上海)有限公司,未經埃提斯生物技術(上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73490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