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移動終端的服務小區切換方法及服務小區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1510726176.X | 申請日: | 2015-10-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58610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10 |
| 發明(設計)人: | 彭聰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信威通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36/00 | 分類號: | H04W36/00;H04W36/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193 北京市海淀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移動 終端 服務 小區 切換 方法 設備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實施例涉及移動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移動終端的服務小區切換方法及服務小區設備。
背景技術
當前,高速鐵路已經成為我國在國際上的一張名片。隨著高速鐵路的建成通車,鐵路周圍的通信需求將大大增加。因此,構建穩定、高效、全面的高速鐵路網絡覆蓋勢在必行。但是,由于高速鐵路通信環境本身的原因,在高速鐵路周邊進行網絡覆蓋存在一定的困難。這主要體現在:移動信號的車體穿透損耗大;相比于其他移動通信場景,高速鐵路上用戶的運動速度大大提高。為了克服上述困難,現有的無線覆蓋技術提出了針對高鐵環境的很多改進措施,比如:擴展小區半徑。
但是,目前針對高鐵的無線覆蓋技術普遍存在著執行服務小區切換時成功率不高的問題。究其原因,主要是現有的無線覆蓋技術對即將發生的服務小區切換沒有預判,在服務小區切換事件到來之前沒有任何準備。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小區切換方法及裝置,以對即將到來的服務小區切換提前準備,提高服務小區切換的成功率。
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移動終端的服務小區切換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第二服務小區設備接收第一服務小區設備發送的第一終端切換請求后,獲取與所述第一服務小區設備匹配的第三服務小區設備,所述第一服務小區和所述第三服務小區為所述第二服務小區存儲的一個鄰區對;
所述第二服務小區設備完成對應于所述第一終端切換請求的切換操作之后,向所述第三服務小區設備發送第二終端切換請求,以使所述第三服務小區設備完成與所述第二終端切換請求對應的切換準備操作。
進一步的,所述方法還包括:
所述第二服務小區設備接收所述第三服務小區設備發送的切換準備成功響應。
進一步的,所述向所述第三服務小區設備發送第二終端切換請求之后,所述方法還包括:
所述第二服務小區設備接收所述移動終端發送的切換測量報告后,向所述移動終端發送切換命令。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服務小區設備接收第一服務小區設備發送的第一終端切換請求后,所述第二服務小區設備執行與所述第一終端切換請求對應的切換準備。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終端切換請求和所述第二終端切換請求通過S1口發送;或者所述第一終端切換請求和所述第二終端切換請求通過X2口發送。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服務小區和所述第三服務小區為沿鐵路線,與所述第二服務小區位置空間上相鄰的服務小區。
另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服務小區設備,所述服務小區設備包括:
目標設備獲取模塊,用于接收第一服務小區設備發送的第一終端切換請求后,獲取與所述第一服務小區設備匹配的第二服務小區設備,所述第一服務小區和所述第三服務小區為所述服務小區設備對應的服務小區存儲的一個鄰區對;
請求發送模塊,用于完成對應于所述第一終端切換請求的切換操作之后,向所述第二服務小區設備發送第二終端切換請求,以使所述第二服務小區設備完成與所述第二終端切換請求對應的切換準備操作。
進一步的,所述服務小區設備還包括:
響應接收模塊,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服務小區設備發送的切換準備成功響應。
進一步的,所述服務小區設備還包括:
命令發送模塊,用于向所述第二服務小區設備發送第二終端切換請求之后,并接收所述移動終端發送的切換測量報告后,向所述移動終端發送切換命令。
進一步的,所述服務小區設備還包括:
切換準備模塊,用于接收第一服務小區設備發送的第一終端切換請求后,執行與所述第一終端切換請求對應的切換準備。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終端切換請求和所述第二終端切換請求通過S1口發送;或者所述第一終端切換請求和所述第二終端切換請求通過X2口發送。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服務小區和所述第二服務小區為沿鐵路線,與所述服務小區設備對應的服務小區位置空間上相鄰的服務小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信威通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北京信威通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726176.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