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光伏電站接入方案綜合決策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510725276.0 | 申請日: | 2015-10-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405063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3-16 |
| 發明(設計)人: | 石少偉;王可;呂國峰;陶丹;楊豐閣;劉沛;衛敬宜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Q50/06 | 分類號: | G06Q50/06 |
| 代理公司: | 武漢科皓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張火春 |
| 地址: | 430072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成分 分析 電站 接入 方案 綜合 決策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光伏電站接入方案綜合決策方法,具體涉及一種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光伏電站接入方案綜合決策方法。
背景技術
電網公司以加強太陽能利用為目的,以促進電網協調發展為出發點,在大容量光伏電站接入問題方面開展技術、經濟、政策的綜合研究,從電網的視角做好大容量光伏接入問題。目前的研究主要采用了主觀經驗或“就近接入”的原則,沒有綜合考慮并網光伏電網對配電網多種方面的因素對并網方案產生的綜合影響,因此,建立光伏電站并網決策的指標體系和評估方法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主成分分析法(PrinicipalComponmentAnalysis)是一種將多維信息壓縮到少數維度上,盡可能反應最大的信息量,從眾多影響因子中找到少數幾個主導,綜合這幾個主導指標,判斷客觀事物整體特征。該評估方法對多項指標進行了主成分提取,降低了指標之間的相關性,在保留原始指標全部信息的前提下,簡化了評價體系。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光伏電站接入方案綜合決策方法,該方法合理、可信,真實表明了不同光伏電站接入方案的優缺點。
本發明是采用下述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光伏電站接入方案綜合決策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建立光伏并網綜合評價指標體系,依據該指標體系建立初始評價矩陣;
步驟2:對評價矩陣進行標準化處理,得到標準評價矩陣;
步驟3:基于主成分分析法計算相關系數矩陣、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步驟4:依據特征向量的貢獻率確定主成分,結合特征值線性加權求得綜合評估值,依據綜合評估值得大小,確定不同光伏電站并網方案的優劣。
優選的,所述的步驟1中,光伏電站并網安全性評價指標體系包括平均電壓偏差率、電壓最大波動率、電壓離散度、并網點頻率最大波動率、并網點頻率離散度、并網點諧波含量離散度、諧波平均總畸變率、諧波超標率、經濟性綜合評價指標;
其中:
(1)平均電壓偏差率:平均電壓偏差率U*計算方法如下式所示;
式中:N為網架結構采樣點數;Ui為第i個采樣點的電壓;Uin為第i個采樣點的額定電壓;
(2)電壓最大波動率:采用最大波動率Umv來度量光伏并網后引起并網點電壓量的最大波動情況;
式中:UN為樣本的額定值;Ui為光伏并網后第i個節點的電壓母線電壓的采樣值,Ui'為光伏并網前第i個節點的電壓母線電壓的采樣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大學,未經武漢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72527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