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交互式可編程硬件的緩沖機制實現方法及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510725188.0 | 申請日: | 2015-10-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335305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2-17 |
| 發明(設計)人: | 余翀;胡衛清;蔡明文;王正科;吳文杰;周善斌;張凱華;蔣朝暉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盛思科教文化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3/12 | 分類號: | G06F13/1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坂田街道雪崗***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交互式 可編程 硬件 緩沖 機制 實現 方法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交互式可編程硬件的緩沖機制實現方法及裝置,包括以下步驟:S1,接收操作指令,并將所述操作指令轉換成硬件可識別指令;S2,比較所述硬件可識別指令與指令緩沖區存儲的指令是否存在同類指令,若存在,則將所述硬件可識別指令替換指令緩沖區存儲的對應的同類指令;若不存在,則判斷指令緩沖區是否存儲已滿,若存儲已滿,則將所述硬件可識別指令替換所述指令緩沖區的第一條指令,若存儲未滿,則將所述硬件可識別指令寫入所述指令緩沖區。本發明通過在上位機與下位機的通訊過程中設置指令緩沖機制,減輕下位機的硬件壓力,且控制上位機的指令傳輸速率,避免下位機的硬件設備因過快的指令速率而導致癱瘓。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計算機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交互式可編程硬件的緩沖機制實現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在Scratch程序運行中,如果程序中存在無限循環,通常這個無限循環的實際運行速率將超過500Hz,若無限循環里面有與下位機通訊的內容,若無緩沖機制,硬件指令將以超過500Hz的速率向下位機發送,在多數硬件連接采用的波特率僅為115200b/s的情況下,上位機超過500Hz的指令速率易導致下位機癱瘓而無法繼續工作。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所述的上位機與下位機通訊過程中若無緩沖機制,易導致下位機癱瘓而無法繼續工作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交互式可編程硬件的緩沖機制實現方法及裝置的設計方案。
一種交互式可編程硬件的緩沖機制實現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接收操作指令,并將所述操作指令轉換成硬件可識別指令;S2,比較所述硬件可識別指令中對應的設備號與指令緩沖區存儲的指令中對應的設備號是否相同,當所述硬件可識別指令中對應的設備號與指令緩沖區存儲的指令中對應的設備號相同,則存在同類指令,將所述硬件可識別指令替換指令緩沖區存儲的對應的同類指令;當所述硬件可識別指令中對應的設備號與指令緩沖區存儲的指令對應的設備號均不相同,則不存在同類指令,則判斷指令緩沖區是否存儲已滿,若存儲已滿,則將所述硬件可識別指令替換所述指令緩沖區的第一條指令,若存儲未滿,則將所述硬件可識別指令寫入所述指令緩沖區。
具體的,所述方法還包括:以預先設置的定時查詢頻率定時查詢指令緩沖區,若查詢結果不為空,則依次發送指令緩沖區中的所有指令至指定下位機,并清空所述指令緩沖區;若查詢結果為空,則等待下一次查詢。
更具體的,所述定時查詢頻率為10~50Hz。
一種交互式可編程硬件的緩沖機制實現裝置,包括:接收模塊,用于通過人機交互界面接收操作指令;轉換模塊,用于將所述操作指令轉換成硬件可識別指令;比較模塊,比較所述硬件可識別指令中對應的設備號與指令緩沖區存儲的指令中對應的設備號是否相同,當所述硬件可識別指令中對應的設備號與指令緩沖區存儲的指令中對應的設備號相同時,則存在同類指令,當所述硬件可識別指令中對應的設備號與指令緩沖區存儲的指令中對應的設備號均不相同,則不存在同類指令;判斷模塊,當所述硬件可識別指令與指令緩沖區存儲的指令不存在同類指令時,用于判斷指令緩沖區是否存儲已滿;替換模塊,用于當判斷模塊判斷指令緩沖區存儲已滿時,則將所述硬件可識別指令替換所述指令緩沖區的第一條指令;寫入模塊,用于當判斷模塊判斷指令緩沖區存儲未滿時,則將所述硬件可識別指令寫入所述指令緩沖區。
具體的,還包括指令查詢模塊,用于以預先設置的定時器定時查詢指令緩沖區,若查詢結果不為空,則依次發送指令緩沖區中的所有指令至指定下位機,并清空所述指令緩沖區;若查詢結果為空,則等待下一次查詢。
綜上所述,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過在上位機與下位機的通訊過程中設置指令緩沖機制,能夠減輕下位機的硬件壓力,且控制上位機的指令傳輸速率,避免下位機的硬件設備因過快的指令速率而導致癱瘓。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交互式可編程硬件的緩沖機制實現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盛思科教文化有限公司,未經深圳盛思科教文化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72518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