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硬母線扭彎加工專用工具在審
| 申請號: | 201510704417.0 | 申請日: | 2015-10-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195624A | 公開(公告)日: | 2015-12-30 |
| 發明(設計)人: | 張寶全;張軍;劉耿華;賈艷;李楠;柴梓淇;周博;肖洪光;文靜;宋嘉鵬;付亞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網吉林省電力有限公司培訓中心 |
| 主分類號: | B21D37/10 | 分類號: | B21D37/10;B21F1/00 |
| 代理公司: | 吉林長春新紀元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王薇 |
| 地址: | 130062 吉***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母線 加工 專用工具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硬母線扭彎加工專用工具,屬于電力系統變電設備硬母線制作時的專用工具。
背景技術
按《國家電網公司生產技能人員職業能力培訓規范》要求必須對新入職員工進行母線加工項目的培訓,目前在進行常規硬母線扭彎加工時,一般使用大扳手進行扭彎加工,培訓學員掌握度不高,加工工藝標準、美觀度較差,特別是硬母線寬度超過50mm時加工難度較大。常常出現不是角度過小就是角度過大,ABC三相不一致。經過查新目前市場上尚無此類專用工具,無處購買。因此我們決定研制硬母線加工(扭彎)專用工具,方便硬母線扭彎的加工。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硬母線扭彎加工專用工具,其是一種可以對現在電力系統中常用的各規格硬母線進行扭彎加工的專用工具,即能單人操作又能雙人操作,具有使用方便、易于操作的特點;固定部分和扭彎加工部分能根據母線的尺寸進行調節,并能將母線夾緊。使加工后的母線(扭彎)符合工藝標準要求,美觀度好。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硬母線扭彎加工專用工具,由固定部分和扭彎加工部分組成;其特征在于:固定部分由兩塊鋼板組成,鋼板上各開有兩個長孔,兩塊鋼板間用四個螺栓進行連接,一個鋼板上成90度角焊接有5mm厚鋼板一塊,固定部分安裝固定用鐵板,鐵板固定安裝在臺鉗上;扭彎加工部分由兩塊扭彎加工鋼板及其兩側的操作把手組成,操作把手安裝在兩塊扭彎加工鋼板上。
所述的固定部分的兩塊鋼板為5mm厚,兩塊鋼板上各開有寬10mm長100mm的兩個長孔,兩塊鋼板間用四個M8的螺栓進行連接。
所述的扭彎加工部分由兩塊5mm厚的扭彎加工鋼板上各開有寬10mm長100mm的兩個長孔,兩塊扭彎加工鋼板間用四個M8的螺栓進行連接,在每塊扭彎加工鋼板的兩側各焊接200mm長,15mm粗鋼管把手。
本發明的積極效果是使用方便,體積小、重量輕,易于操作,而且易于學習掌握其使用方法,母線加工的成品工藝標準符合要求,美觀度高,加工硬母線損傷小,能滿足其導流量。符合國網公司對技能培訓的要求。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固定部分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扭彎加工部分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實用狀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描述:如圖1-3所示,硬母線扭彎加工專用工具,由固定部分1和扭彎加工部分2組成;其特征在于:固定部分1由兩塊鋼板1-1組成,鋼板1-1上各開有兩個長孔1-2,兩塊鋼板1-1間用四個螺栓1-3進行連接,一個鋼板1-1上成90度角焊接有5mm厚鋼板1-4一塊,固定部分安裝固定用鐵板3,鐵板3固定安裝在臺鉗上;扭彎加工部分2由兩塊扭彎加工鋼板2-1及其兩側的操作把手2-2組成,操作把手2-2安裝在兩塊扭彎加工鋼板2-1上。
固定部分1和扭彎加工部分2能根據母線4的尺寸進行調節,并能將母線夾緊。固定部分由兩塊5mm厚的鋼板1-1上各開有寬10mm長100mm的兩個長孔1-2,兩塊鋼板1-1間用四個M8的螺栓1-3進行連接,通過調節螺栓1-3位置可以改變兩塊鋼板1-1間的長孔1-2重合長度,用以適應對不同規格的硬母線4進行加工,在其中一塊鋼板上承90度角焊接有5mm厚鋼板1-4一塊,使用時可以用臺虎鉗進行夾緊固定。
所述扭彎加工部分2由兩塊5mm厚的扭彎加工鋼板2-1上各開有寬10mm長100mm的兩個長孔,兩塊扭彎加工鋼板2-1間用四個M8的螺栓進行連接,通過調節螺栓位置可以改變兩塊扭彎加工鋼板2-1間的長孔重合長度,用以適應對不同規格的硬母線,在每塊扭彎加工鋼板2-1的兩側各焊接200mm長,15mm粗鋼管一根,用以手動操作進行扭彎加工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網吉林省電力有限公司培訓中心,未經國網吉林省電力有限公司培訓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70441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