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耐氟浸礦混合菌及其用于鈾礦石中鈾的兩段浸出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1510701246.6 | 申請日: | 2015-10-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09252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0-29 |
| 發明(設計)人: | 莫曉蘭;溫建康;武彪;丘曉斌;孫建之 | 申請(專利權)人: | 有研工程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2N1/20 | 分類號: | C12N1/20;C22B60/02;C22B3/08;C22B3/18;C12R1/01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張晶;郭佩蘭 |
| 地址: | 101407 北京市懷***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浸出 鈾礦石 兩段 浸礦混合菌 嗜酸氧化亞鐵硫桿菌 鉤端螺旋菌 生產成本低 保藏 產品處理 環境效益 環境友好 混合菌種 礦石破碎 生物化學 浸出率 溶出 酸浸 尾液 菌種 投資 | ||
1.一種耐氟浸礦混合菌,其特征在于,該菌為嗜酸氧化亞鐵硫桿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和鉤端螺旋菌(Leptospirillum ferriphilum)組成的混合菌種,命名為Retech KF-Ⅲ,該微生物已保藏在中國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委員會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為:北京市朝陽區北辰西路1號院3號,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日期:2014年11月14日,保藏號:CGMCC NO.9998。
2.一種鈾礦石中鈾的兩段浸出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破碎、篩分:將鈾礦石破碎至粒度-6mm,備用;
(2)一段浸出:用稀硫酸溶液對破碎后的礦石進行第一段酸浸出,浸出周期5天~10天,當浸出液pH值穩定低于2.0,表示酸耗完成,停止浸出,收集浸出液,剩余浸渣用清水清洗,自然瀝干,備用;
(3)二段浸出:用含有細菌和Fe3+的溶液對步驟(2)得到的浸渣進行第二段生物化學氧化浸出,反應溫度為25℃~35℃,pH為1.5~2.0,體系氧化還原電位控制在400mV~550mV,浸出周期為20天~30天;
(4)產品處理:將步驟(2)和步驟(3)中得到的浸出液通過常規離子交換-吸附-沉淀后得到鈾產品,提鈾后的尾液備用;
(5)尾液循環:即用于含有細菌和Fe3+的溶液的制備,將步驟(4)得到的尾液加入FeSO4·7H2O0.0g/L~22.10g/L制成培養基,調整pH為1.7~2.4,在該培養基中接入細菌進行培養,接種量體積為尾液量的10%~30%,培養溫度為25℃~35℃,使用培養槽培養12h~48h,曝氣量為0.5~5.0m3/(m2·h),培養至細菌的濃度達到107個/mL~109個/mL,Fe3+濃度為1.0g/L~10.0g/L結束培養,獲得含有細菌和Fe3+的溶液,返回步驟(3);
其中所述細菌為權利要求1所述耐氟浸礦混合菌;
步驟(2)中所述的第一段酸浸出的方法為,采用5.0g/L~50.0g/L稀硫酸溶液作為噴淋液進行噴淋,噴淋強度為10.0L/(m2·h)~160.0L/(m2·h),噴淋制度為每日噴淋12小時,停歇12小時;
步驟(3)中所述的第二段浸出的方法為,以含有細菌和Fe3+的溶液作為噴淋液,噴淋強度為10.0L/(m2·h)~160.0L/(m2·h),噴淋制度為每日噴淋12小時,停歇12小時。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鈾礦石中鈾的兩段浸出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鈾礦中氟含量為0.0wt%~5.0wt%,總鈾含量為0.05wt%~0.25wt%,其中4價鈾占總鈾含量的40%~9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有研工程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有研工程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701246.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