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腦血栓的中藥組合物在審
| 申請號: | 201510699477.8 | 申請日: | 2015-10-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250814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1-20 |
| 發明(設計)人: | 林紅麗 | 申請(專利權)人: | 林紅麗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94 | 分類號: | A61K36/8994;A61P7/02;A61P9/10;A61K35/586;A61K35/6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4300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腦血栓 中藥 組合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傳統草藥的未確定結構的醫用配制品,尤其是一種治療腦血栓的中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
腦血栓又稱缺血性腦中風。腦血栓是在腦動脈粥樣硬化和斑塊基礎上,在血流緩慢、血壓偏低的條件下,血液的有形成分附著在動脈的內膜形成血栓,多發生于50歲以后,隨著年齡的增長,動脈血管發生不同程度的增厚、硬化,失去正常的彈性,嚴重時動脈壁還會發生粥樣硬化。當發生動脈硬化后,血管內膜粗糙、管腔變窄,即可形成血栓,阻塞正常的血液循環而發生組織缺血,當腦部血管阻塞后,即形成腦血栓。腦血栓形成后,在臨床上輕者表現為一側肢體活動不靈活、感覺遲鈍、失誤,嚴重者可出現昏迷、大小便失禁甚至死亡。腦血栓發生的部位不同其臨床癥狀也不一樣,如發生在大腦半球,臨床上可出現“三偏癥”即偏癱、偏盲、偏頗感覺障礙,或失語及精神失常。如發生在小腦或腦干,可出現劇烈眩暈、嘔吐、呃逆、喝水發嗆、發音嘶啞、走路不穩、四肢癱瘓等。大部分幸存者留有后遺癥需住院治療或家庭護理治療。目前,臨床治療藥物主要以腦血管擴張劑、抗凝劑及血栓溶解劑為主,雖有一定的療效,但不良反應及副作用明顯,易降解血中的血漿蛋白,且價格昂貴。
中醫學認為,腦血栓屬于中風的范圍,因氣血虧虛,心、肝、腎三臟陰陽失調,心主血、主脈,肝主血、腎主藏精,精血的虛衰,而血的動力來源與心,動力不足時,容易出現流動減緩,導致腦竅失養,一旦氣血運行受阻,則出現缺血性腦血栓,或者肝陽化風,突然運行加速,本身虛弱的腦血管不堪壓力,出現血管破裂,出現腦出血。治宜活血散瘀、祛風通絡。
根據中醫理論,針對腦血栓的發病機理,進行辯證配伍組方,以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采用腦血管擴張劑、抗凝劑及血栓溶解劑治療腦血栓存在療效不理想及副作用大、費用高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配制簡便、成本低、療效顯著、無副作用的治療腦血栓的中藥組合物,可有效改善腦血栓引起的肢體偏癱,手足麻木,語言障礙等癥狀,提高患者生存質量。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腦血栓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藥原料及重量份配比為:姜半夏10-20份,麩炒白術10-30份,天麻10-20份,茯苓10-30份,生薏苡仁10-20份,麥冬10-20份,木瓜6-12份,當歸10-20份,赤芍10-20份,鉤藤5-15份,瓜蔞10-20份,柴胡9-15份,龜板5-15份,川芎10-20份,決明子3-9份,川牛膝9-15份,桂枝5-15份,桑寄生9-15份,沙棘10-20份,炒梔子10-20份,草豆蔻5-15份,炒白扁豆9-15份,刺五加10-20份,葛根9-15份,炙甘草10-20份,紅花9-15份,丹參10-20份,地龍3-9份,枸杞5-15份。
本發明的優選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腦血栓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藥原料及重量份配比為:姜半夏15份,麩炒白術20份,天麻15份,茯苓20份,生薏苡仁15份,麥冬15份,木瓜9份,當歸15份,赤芍15份,鉤藤10份,瓜蔞15份,柴胡12份,龜板10份,川芎15份,決明子6份,川牛膝12份,桂枝10份,桑寄生12份,沙棘15份,炒梔子15份,草豆蔻10份,炒白扁豆12份,刺五加15份,葛根12份,炙甘草15份,紅花12份,丹參15份,地龍6份,枸杞10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林紅麗,未經林紅麗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699477.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治療白癜風的藥物
- 下一篇:用于治療由外感風邪引起的小兒肺炎的藥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