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氣滯血瘀型胃炎的速溶顆粒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510688082.8 | 申請日: | 2015-10-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168486A | 公開(公告)日: | 2015-12-23 |
| 發明(設計)人: | 王耿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耿文 |
| 主分類號: | A61K36/752 | 分類號: | A61K36/752;A61K9/16;A61P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張濤 |
| 地址: | 530102 廣西壯族自***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氣滯 血瘀型 胃炎 速溶 顆粒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氣滯血瘀型胃炎的速溶顆粒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胃炎是內科消化系疾病中最為常見的病癥,慢性胃炎約占一般胃腸道疾病的50%,由于本病在臨床上缺乏特征性癥狀,所以對胃炎的診斷常感困難,尤其是對慢性胃炎在臨床上更難準確診斷。中醫認為胃炎屬“胃腕痛”癥狀,本病的病位主要在脾、肝、胃。辨證分型可分為四型:氣滯血瘀型、肝胃不和型、脾胃虛寒型和胃陰不足型。胃炎在臨床上普遍的癥狀為腹部不舒、食欲喪失、惡心嘔吐、食后飽脹、全身衰弱、形體消瘦。其中氣滯血瘀型的典型特征為胃腕脹痛、痛有定處、郁怒后加重、暖氣煩作、苔白、舌質紫黯、脈弦或澀。
西醫對于胃炎的治療主要是祛除病因,防止感染,促進炎癥愈合,防止炎癥再發,合理營養。中醫治療的方法包括:針炙、氣功、推拿按摩和內服中藥幾種。針炙、氣功、推拿按摩雖然對胃炎有一定的輔助療效,但有患者不易堅持的缺陷。而內服中藥往往不能根據不同的癥型對癥治療,雖然短期具有一定的效果,能減輕患者的病痛,但不能確切地根治,療效往往不能令人滿意。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發明目的在于: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治療氣滯血瘀型胃炎的速溶顆粒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的藥物通過健脾益氣、活血化瘀、理氣消脹、和胃止痛的藥理作用來達到治療胃炎的目的,特別適合于治療氣滯血瘀型的胃炎,具有針對性強,療效好,見效快,安全無毒副作用的優點。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治療氣滯血瘀型胃炎的速溶顆粒,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黃芪20-35份、黨參15-25份、蔊菜10-20份、蒔蘿子10-20份、玫瑰花12-20份、洛神花10-25份、萊菔子15-25份、香櫞12-20份、蕪菁6-12份、枇杷芋10-15份、蒲公英8-15份、檸檬皮8-15份。
進一步地,該速溶顆粒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黃芪22-30份、黨參16-22份、蔊菜12-18份、蒔蘿子12-18份、玫瑰花16-22份、洛神花12-20份、萊菔子12-20份、香櫞14-18份、蕪菁8-11份、枇杷芋11-14份、蒲公英9-14份、檸檬皮8-12份。
進一步地,該速溶顆粒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黃芪25份、黨參18份、蔊菜14份、蒔蘿子14份、玫瑰花18份、洛神花15份、萊菔子14份、香櫞16份、蕪菁9份、枇杷芋12份、蒲公英13份、檸檬皮8份。
進一步地,該速溶顆粒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黃芪28份、黨參20份、蔊菜16份、蒔蘿子16份、玫瑰花20份、洛神花16份、萊菔子16份、香櫞17份、蕪菁10份、枇杷芋13份、蒲公英12份、檸檬皮9份。
上述治療氣滯血瘀型胃炎的速溶顆粒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按重量配比稱取各原料;
(2)將黃芪、黨參混合放入60℃的烘箱中烘烤6-12小時,打開烘箱冷至自然溫度,粉碎為過120目篩的黃芪黨參藥粉;將萊菔子置預熱炒制容器內,用文火加熱,炒至鼓起,有爆裂聲,外表色澤加深,內部黃色,并有香氣逸出時,取出晾涼,粉碎為過120目篩的藥粉;將黃芪、黨參藥粉與萊菔子藥粉混合得混合藥粉;
(3)向蔊菜、蒔蘿子、玫瑰花、洛神花、香櫞、蕪菁、枇杷芋、蒲公英、檸檬皮中加水浸泡半小時,然后煎煮2-3次,過濾,合并每次的濾液;
(4)向濾液中加白糖攪拌使其溶解;加白糖的量為濾液質量的5-10%;
(5)將溶有白糖的濾液加到混合藥粉中,再加入濾液質量1-3倍的麥芽糊精混合均勻,然后加水調整至混合物含水的質量百分比為40-45%,移至60℃的烘箱中烘干至水分小于5%時停止加熱,自然降溫,放入顆粒機造粒,得速溶顆粒。
將速溶顆粒分裝成5g每包的小包,服用方法為,每次1包,每天3次,7天為一個療程。
本發明所用的中藥原料的具體功效如下:
黃芪,味甘微溫。歸肺、脾、肝、腎經。具有補氣固表,利尿托毒,排膿,斂瘡生肌的功效。用于脾胃虛弱、食欲不振、食少便溏、肢倦無力等癥,常與黨參、白術、山藥同用。還可以用于氣虛乏力,食少便溏,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癰疽難潰,久潰不斂,血虛萎黃,內熱消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耿文,未經王耿文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688082.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