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易操作的單相空氣旁路開關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510685655.1 | 申請日: | 2013-04-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304364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2-03 |
| 發(fā)明(設計)人: | 何建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省電力公司常州供電公司;江蘇省電力公司;國家電網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H3/30 | 分類號: | H01H3/30;H01H37/76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陽光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14 | 代理人: | 張兢 |
| 地址: | 213003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操作 單相 空氣 旁路 開關 | ||
1.一種易操作的單相空氣旁路開關,其特征在于:包括殼體組件(1)、定位組件(2)、導電回路組件(3)、離合器組件(4)、合閘組件(5)和分閘組件(6);
所述的殼體組件(1)包括主套筒(11)、絕緣套管(12)、法蘭套(13)和底蓋(14);定位組件(2)包括定位螺母(21)、定位架(22)和定位柱(23);導電回路組件(3)包括導電端蓋(31)、上導電桿(32)、壓套(33)、連接螺母(34)、導電套管(35)、靜觸頭(36)、動觸頭(37)和下導電桿(38);離合器組件(4)包括離合器(41)、離合環(huán)(42)和離合套管(43);合閘組件(5)包括合閘儲能拉桿(51)、合閘儲能拉環(huán)(52)、合閘彈簧(53)、合閘定位銷(54)、合閘釋放拉環(huán)(55)和內套管(56);分閘組件(6)包括小軸(61)、分閘彈簧(62)、擋塊(63)、分閘儲能軸(64)、連接桿(65)、分閘儲能按壓頭(66)、分閘定位銷(67)和分閘釋放拉環(huán)(68);
所述的絕緣套管(12)與主套筒(11)的上部外周過盈配合套接;導電套管(35)與主套筒(11)的上部內周過盈配合套接;連接螺母(34)為具有內螺紋和外螺紋的螺母;連接螺母(34)通過其內螺紋與上導電桿(32)的下端螺紋連接;連接螺母(34)通過其外螺紋與導電套管(35)的上部內壁螺紋連接;定位螺母(21)與上導電桿(32)螺紋連接且位于連接螺母(34)的上方;壓套(33)與上導電桿(32)螺紋連接且位于定位螺母(21)的上方;法蘭套(13)從上向下扣合壓套(33)并與絕緣套管(12)的上端外壁螺紋連接;上導電桿(32)與導電端蓋(31)固定連接;
定位柱(23)套接于主套筒(11)的內部下方,底蓋(14)與主套筒(11)的下端部套接并與定位柱(23)固定連接;定位柱(23)的上下向的腰部分左右設有合閘定位銷孔和分閘定位銷孔;主套筒(11)與定位柱(23)的合閘定位銷孔和分閘定位銷孔相應位置處設有合閘定位銷通過孔和分閘定位銷通過孔;合閘定位銷(54)和分閘定位銷(67)分別通過主套筒(11)的合閘定位銷通過孔和分閘定位銷通過孔活動設置在定位柱(23)的合閘定位銷孔和分閘定位銷孔內;合閘釋放拉環(huán)(55)通過扭簧與合閘定位銷(54)彈性連接;分閘釋放拉環(huán)(68)通過扭簧與分閘定位銷(67)彈性連接;定位架(22)設有2個,該2個定位架(22)分別設置在定位柱(23)所在處的主套筒(11)的左右兩側并與主套筒(11)固定連接;導電回路組件(3)的靜觸頭(36)與導電套管(35)的下端內壁螺紋連接;動觸頭(37)設置在靜觸頭(36)的下方;離合器組件(4)設置在導電套管(35)內,位于上導電桿(32)的下方;合閘彈簧(53)設置在導電套管(35)內,合閘彈簧(53)位于離合器(41)和靜觸頭(36)之間;
所述的底蓋(14)、定位柱(23)、動觸頭(37)、靜觸頭(36)的左右向的側部和中間部位均分別設有上下向的通孔;合閘儲能拉桿(51)從下向上依次穿過底蓋(14)、定位柱(23)、動觸頭(37)、靜觸頭(36)各自的側部通孔后由其上端與離合器(41)固定連接;合閘儲能拉環(huán)(52)固定安裝在合閘儲能拉桿(51)的下端;內套管(56)由其上端與離合套管(43)螺紋連接;內套管(56)由其下端與動觸頭(37)螺紋連接;
小軸(61)的上部活動套接在上導電桿(32)內,小軸(61)的中下部活動套接在離合器(41)的內腔和內套管(56)的上部管體內;分閘彈簧(62)設置在內套管(56)內部,分閘彈簧(62)的上端與小軸(61)的下端相接觸;分閘彈簧(62)的下端與擋塊(63)的上端面相接觸;擋塊(63)由其下端穿過動觸頭(37)中間的通孔后與分閘儲能軸(64)的上端螺紋連接;分閘儲能軸(64)的下端與連接桿(65)的上端螺紋連接;連接桿(65)活動套接在定位柱(23)的中間通孔內,連接桿(65)的下端與分閘儲能按壓頭(66)螺紋連接;
主套筒(11)的下部前側面上設有導電軟線通過孔;下導電桿(38)為中空的圓管件;下導電桿(38)的一端在主套筒(11)的導電軟線通過孔處與主套筒(11)固定連接;
所述的導電回路組件(3)還包括導電軟線;導電端蓋(31)為銅質一體件,導電端蓋(31)包括一體連接的圓形上板(31-1)和圓環(huán)形裙邊(31-2);導電端蓋(31)的圓環(huán)形裙邊(31-2)上設有向上凹進的懸掛槽(31-3);
上導電桿(32)為銅質一體件;上導電桿(32)包括從上到下依次一體連接的上端部、連接部、圓柱體部和圓環(huán)部;上導電桿(32)的上端部整體形狀為扁圓柱形,上導電桿(32)的上端部設置在導電端蓋(31)的圓環(huán)形裙邊(31-2)內且其上端面與導電端蓋(31)的圓形上板(31-1)的下端面相接觸;上導電桿(32)的上端部與導電端蓋(31)的懸掛槽(31-3)相應處設有向上凹進的槽口;上導電桿(32)的連接部為截面基本呈梯形的圓臺狀體;上導電桿(32)的圓柱體部為中空的圓柱體,其圓柱體的外壁上設有連接用的外螺紋;上導電桿(32)的圓環(huán)部為設置在圓柱體部下端的向外突出的圓環(huán);上導電桿(32)的圓柱體部的中間孔為小軸套接孔;
壓套(33)為銅或鋁質一體件;壓套(33)包括從上到下一體連接的上圓柱體部、中間圓柱體部和下圓柱體部;壓套(33)的上圓柱體部、中間圓柱體部和下圓柱體部的中間為同軸且內徑相同的上下向的圓形通孔,該圓形通孔的內徑與上導電桿(32)的圓柱體部的外徑相適應,且該圓形通孔的內壁上設有連接用的內螺紋;壓套(33)的上圓柱體部的外徑與法蘭套(13)的上端面的圓形通孔的內徑相適應;壓套(33)的中間圓柱體部的外徑與法蘭套(13)的內徑相適應;壓套(33)的下圓柱體部的外徑與絕緣套管(12)的內徑相適應;
連接螺母(34)為銅質圓環(huán)形螺母,連接螺母(34)的內徑與上導電桿(32)圓柱體部的外徑相適應;連接螺母(34)的外徑與導電套管(35)的內徑相適應;導電套管(35)為鋁合金材質的中空圓管,導電套管(35)的上端內壁和下端內壁上均設有連接用的內螺紋;
靜觸頭(36)為銅質一體件,包括從上到下一體連接的圓臺部、鋸齒基礎部和鋸齒狀突起;靜觸頭(36)的圓臺部包括上板和圓柱體部;上板為圓形的板體,所述的靜觸頭(36)的側部通孔和中間部位通孔設置在上板的側部和中間位置;靜觸頭(36)的圓柱體部為中空的圓柱體,圓柱體部的外徑與上板的外徑相同,圓柱體部以其上端面與上板的下端面一體連接;鋸齒基礎部包括連接面板和裙邊;鋸齒基礎部的連接面板為圓環(huán)形的板體,其外徑大于圓臺部的圓柱體部的外徑;鋸齒基礎部的連接面板由其圓環(huán)的內壁與圓臺部的圓柱體部的下端外壁一體連接;鋸齒基礎部的裙邊為圓環(huán)形板體件,鋸齒基礎部的裙邊以其上端與鋸齒基礎部的連接面板的外周下端面一體連接;鋸齒狀突起設有6至20個;各鋸齒狀突起的結構基本相同,各鋸齒狀突起均以其上端與鋸齒基礎部的裙邊的下端一體連接,且各鋸齒狀突起均勻間隔設置;各鋸齒狀突起共同包圍而形成一個圓環(huán);
動觸頭(37)為銅質臺階狀一體件;動觸頭(37)包括一體連接的設于上部的中空的圓柱體部和設于下部的扁圓柱體部;動觸頭(37)的圓柱體部的外徑小于扁圓柱體部的外徑,且動觸頭(37)的圓柱體部的外徑與靜觸頭(36)的鋸齒基礎部的裙邊的內徑相適應;動觸頭(37)的圓柱體部的內壁上設有連接用的內螺紋;所述動觸頭(37)的側部通孔和中間部位通孔為設置在扁圓柱體部的側部和中間部位的上下向通孔;
所述的導電軟線的一端與動觸頭(37)電連接;導電軟線的另一端從下導電桿(38)中引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省電力公司常州供電公司;江蘇省電力公司;國家電網公司,未經江蘇省電力公司常州供電公司;江蘇省電力公司;國家電網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685655.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