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有機鴨的養殖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510680761.0 | 申請日: | 2015-10-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265262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1-27 |
| 發明(設計)人: | 唐毅;宋天舒 | 申請(專利權)人: | 桂林兆豐農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16/00 | 分類號: | A01G16/00;A01K67/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41213 廣西壯族***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有機 養殖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養殖業,具體是有機鴨的養殖方法。
背景技術
現在養殖有機鴨大多數都是在有機稻田共作。鴨喜水,有機稻田不使用任何化肥、農藥,使用畜禽糞便等有機肥料,防治水稻病蟲害采用生物農藥,使得稻田生態環境得以改善,各種生物得以滋生,稻田青嫩雜草、害蟲、蚯蚓、田螺、田雞為鴨子提供了營養豐富的天然動植物飼料,鴨子生產迅速,肉質鮮美。鴨子排出的糞便又作為有機稻田的有機肥料,還具有松土、清除害蟲、清除雜草的作用。稻鴨共作的稻田產量比其他有機稻田產量明顯提高,而且稻米口感好,品質佳,市場銷路好。稻鴨共作生產技術是農牧結合的一種新模式,也是發展高效有機農業的新途徑,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然而,現在的鴨稻共作養殖有機鴨的方法都是偏重于有機水稻,所謂的有機鴨只是副產。在有機水稻種植大受重視和大力推廣的情況下,如何更好地養殖有機鴨,提高鴨稻共作的綜合效益,成為了種植有機水稻必須重視的課題。
發明內容
為了在鴨稻共作中更好地養殖有機鴨,本發明提供一種有機鴨的養殖方法。
本發明的有機鴨的養殖方法,包括鴨稻共作,其與已有技術不同的技術方案在于:在有機水稻插秧后10~20天待秧苗直立后每畝放入15~25只雛鴨;在稻飛虱爆發高峰期間,畝增放5~10只第二批雛鴨;在水稻抽穗揚花期將鴨趕入包括稻田區域內設置的水塘和田邊排水深渠的圍養欄內圍養,并補充喂食上年的有機水稻癟谷;在收割有機水稻后,打開圍養欄再將鴨子在有機水稻種植區域散養;
從雛鴨放入開始經過6個月以上即可出售;
在配套水稻種植上,施肥方面,使用綠肥配合包括沼肥、充分腐熟的圈肥和/或充分腐熟的餅肥作基肥,再施用沼肥、充分腐熟的人畜糞尿和/或餅肥作追肥,其余則使用木酢液,在增放第二批雛鴨的同時對有機水稻噴灑木酢液,在插秧后12~16天、促花期、保花期和始穗期,各噴灑木酢液一次;
殺蟲方面,使用田間誘蟲燈,并人工繁殖寄生蜂,在每兩次噴灑木酢液的間隔期內噴灑一次大蒜辣椒水。
上述的技術方案中,所述木酢液的濃度為0.5~2%;所述大蒜辣椒水為辣椒液和大蒜液的1/0.1~10的混合液;所述辣椒液為辣椒加8~10倍水煮沸20~40分鐘后過濾所得的濾液;所述大蒜液為蒜頭搗爛后加水10~15倍后攪勻過濾所得的濾液。
所述雛鴨是指防疫鴨苗喂食飼料一周至10天的鴨子。
為了保證圍養時的營養,可供選擇的方案是在水塘和田邊排水深渠內養殖魚、蝦、螺螄、青蛙、泥鰍和/或鱔魚,并種植水生植物。
本發明優選的方案是一年一茬稻一批鴨。
在鴨品種選擇、圍網建設、鴨棚修建、田埂整理、鴨群分類、養殖管理、鴨病防治、圍養欄設置、稻田區域內設置的水塘和田邊排水深渠開挖、以及在水塘和田邊排水深渠內養殖魚、蝦、螺螄、青蛙、泥鰍、鱔魚和水生植物等方面,本發明參照已有技術的成熟方案進行。
木酢液是在燒制木炭過程中木材熱解成分的冷凝回收液,具有特殊的煙熏氣味,呈酸性,為淡黃色至紅褐色。木酢液具有促進作物生長,提高產品品質的作用,作為植物助長劑、有機肥、殺蟲菌劑,用于農作物、蔬菜、花卉、果樹栽培。
木酢液配合農家肥混合施于田土中,可以加快有益微生物繁殖,促進作物發芽和根系發達,從而促進作物生長,并可防治土傳病害,如對病霉菌、青霉菌、絲核菌、核盤菌、鐮刀菌等多類病原菌均有抑制或殺滅作用,還可防治線蟲等病蟲害,調節土壤PH值,凈化和改良土壤。尤其用于鹽堿地,改良土壤的效果更為明顯。
木酢液具有固定氨中分解出的氮的作用,很好滲透于土壤,防止肥料有效成份揮發。通過促進根系生長,協助氣根固氮,使作物順利吸收土壤中的養分,從而加快作物生長。
木酢液與基肥混用,形成超級活性肥,具有十大功效:①能提供作物生長過程所需的微量元素;②能促進土壤生物的生態平衡;③能保持肥效;④調節土壤的PH值;⑤保持土壤中的水分;⑥增強土壤的透氣性;⑦使土壤顆粒化;⑧能提高土壤表面的溫度;⑨與農家肥混合使用能提高肥效,防止農家肥對作物的傷害;⑩減輕農作物根腐問題,防治地下病蟲害。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桂林兆豐農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未經桂林兆豐農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68076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