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飛機機輪自動防滑器的制動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510632330.7 | 申請日: | 2015-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253128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1-20 |
| 發明(設計)人: | 邵杰;趙燕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航空制動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T8/171 | 分類號: | B60T8/171;B60T8/1761;B60T8/54 |
| 代理公司: | 中國航空專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 地址: | 710075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飛機 機輪 自動 防滑 制動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飛機防滑剎車系統領域,具體是一種飛機機輪自動防滑器的制動方法。
背景技術:
自動防滑器用于慣性防滑剎車系統中,慣性防滑剎車系統由兩套防滑系統組成,自動防滑器作為第一防滑系統的一個重要部件,該產品通過齒輪來感受機輪的負角加速度,而且不同速度下所感受的負角加速度值也不相同,當機輪負角加速度達到規定值時,產品剎車管路與回油管路相通,降低剎車壓力,其作用是防止機輪在剎車過程中的打滑和拖胎滑行,確保飛機安全著陸,由此可見,自動防滑器工作時的負角加速度值,對慣性防滑剎車系統的剎車效率有著重要影響。
現有國內外慣性防滑剎車系統中自動防滑器工作時的負角加速度值范圍為:300rad/s2~500rad/s2,當機輪的負角加速度值處于此范圍內時,自動防滑器可解除機輪淺打滑問題,當機輪的剎車力矩大于機輪與地面的結合力矩時,防滑系統開始工作,同時剎車力矩出現波動,此時飛行員就會有“頓挫”感,從試驗可看出,第二防滑系統和第一防滑系統同時工作,相對于第一防滑系統工作的“頓挫”更加強烈,當機輪的剎車力矩與結合力矩差值較大時,機輪出現深打滑,輪胎就會出現,此時第二防滑系統開始工作,避免機輪產生嚴重的拖胎現象。
自動防滑器感應的是機輪減速率,門限值為定值,無法仔細區分跑道表面的狀況以及機輪的打滑程度,只有當減速率超過門限值時,通過機械機構操縱進、回油路通斷,如果設置的門限值過高,易造成深打滑,門限值過低,淺打滑次數增多,剎車效率低。
發明內容:
為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慣性防滑剎車系統第一防滑系統和第二防滑系統同時工作時飛行員感受的強烈“頓挫”感,機輪出現深打滑時輪胎出現的“冒煙”現象,本發明對慣性防滑剎車系統第一防滑系統中自動防滑器負角加速度門限值進行了優化設計。
特別提供一種飛機機輪自動防滑器的制動方法,所述的自動防滑器包括離心塊、離心塊彈簧、飛輪和輸入軸;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設定防滑系數A和B,A和B的取值范圍為0.48~0.53;
步驟2,獲得實時的機輪負角加速度ε,判斷負角加速度ε是否達到最小負角加速度εmin,如果達到最小負角加速度εmin,則進行下一步驟;
步驟3,對機輪實施制動并控制制動力,使得機輪的負角加速度ε保證在300rad/s2~500rad/s2;
步驟4,實時監測飛輪與輸入軸的角速度差,當飛輪的角速度大于輸入軸的角速度時,實施靈敏度調節,使得機輪的負角加速度ε保持在300rad/s2*A~500rad/s2*B;當飛輪的速度小于或等于輸入軸的速度時,返回到步驟3。
附圖說明
附圖1是自動防滑器結構圖;
附圖2是離心塊、離心塊彈簧、飛輪和輸入軸所處位置放大圖;
附圖3是現有技術的剎車力矩試驗曲線;
附圖4是本發明的剎車力矩試驗曲線;
其中:1-飛輪、2-輸入軸、3-離心塊、4-離心塊彈簧。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施例是一種機輪自動防滑器的制動方法,所述自動防滑器用于某型飛機慣性防滑剎車系統第一防滑系統。
步1、一種飛機機輪自動防滑器的制動方法,所述的自動防滑器包括離心塊、離心塊彈簧、飛輪和輸入軸;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設定防滑系數A和B,A和B的取值范圍為0.48~0.53;
步驟2,獲得實時的機輪負角加速度ε,判斷負角加速度ε是否達到最小負角加速度εmin,如果達到最小負角加速度εmin,則進行下一步驟;
步驟3,對機輪實施制動并控制制動力,使得機輪的負角加速度ε保證在300rad/s2~500rad/s2;
步驟4,實時監測飛輪與輸入軸的角速度差,當飛輪的角速度大于輸入軸的角速度時,實施靈敏度調節,使得機輪的負角加速度ε保持在300rad/s2*A~500rad/s2*B;當飛輪的速度小于或等于輸入軸的速度時,返回到步驟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航空制動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西安航空制動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632330.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汽車混合電源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統
- 下一篇:用于改善坡道起步功能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