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仿生魚及其魚尾的工作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510628246.8 | 申請日: | 2015-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129062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3-15 |
| 發明(設計)人: | 林水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安市騰龍專利應用服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3H1/36 | 分類號: | B63H1/36 |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博一專利事務所35213 | 代理人: | 方傳榜 |
| 地址: | 362341 福建省泉***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仿生 及其 魚尾 工作 方法 | ||
1.一種仿生魚,包括魚身主體和魚尾,其特征在于:所述魚尾包括復數個第一架體(1),復數個所述第一架體(1)可沿水平方向轉動的依次鉸接,形成魚尾主體(10);所述魚尾主體(10)的一端可沿水平方向轉動的鉸接有一作為尾鰭的第二架體(2),另一端可沿水平方向轉動的鉸接有一第三架體(3);所述第三架體(3)設有安裝槽(31);該仿生魚還包括連接件(4),該連接件(4)的中部可沿水平方向轉動的鉸接于第三架體(3),連接件(4)的一端延伸至安裝槽(31)內并裝設有一使第三架體(3)相對于連接件(4)沿水平方向左右擺動的可調偏心輪裝置(50),另一端與魚身主體連接;所述魚身主體內設有用于驅動可調偏心輪裝置(50)的驅動器。
2.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仿生魚,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調偏心輪裝置(50)包括從動輪(53)和轉軸(51),所述轉軸(51)可沿其長度方向滑動地的豎直設置于連接件(4),并且該轉軸(51)設有與從動輪(53)相內嚙合的主動輪(52),所述從動輪(53)和主動輪(52)均為偏心輪;所述第三架體(3)內設有兩個與從動輪(53)的圓周面相抵觸且相對立設置的限位塊(32),轉軸(51)沿其長度方向滑動可使主動輪(52)與從動輪(53)相互嚙合或可相互轉動的套接。
3.如權利要求2所述一種仿生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架體(1)沿魚尾主體(10)長度方向的兩端均為呈V字形的凸面,所述第一架體(1)沿魚尾主體(10)長度方向的一端在鉸接處的兩側內設有電磁鐵(6),另一端在鉸接處的兩側內設有銜鐵(7),并且相鄰兩第一架體(1)的電磁鐵(6)與銜鐵(7)相對立設置;所述銜鐵(7)沿魚尾主體(10)長度方向可伸縮地設置于第一架體(1)內,所述電磁鐵(6)設置于第一架體(1)內,并且電磁鐵(6)的一端與第一架體(1)的表面平齊。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仿生魚,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動輪(52)包括上圓盤(521),上圓盤(521)的下端面設有直徑大于上圓盤(521)的直徑的下圓盤(522),并且下圓盤(522)的上端面設有復數個沿其徑向間隔分布的凸塊(5221);所述從動輪(53)設有通孔(530),該通孔(530)包括上段(531)和下段(532),上段(531)設有復數個豎直設置且相互之間沿其徑向間隔分布的凸條(5311),相鄰兩凸條(5311)之間形成與凸塊(5221)相配合的間隙;所述主動輪(52)與從動輪(53)相互套接時,上圓盤(521)的圓周面與凸條(5311)相接觸,下圓盤(522)的圓周面與下段(532)的側壁相接觸。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仿生魚,其特征在于:所述從動輪(53)套設有一軸承(54),該軸承(54)的內圈與從動輪(53)的圓周面相連接,軸承(54)的外圈與所述限位塊(32)相抵觸。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仿生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架體(1)沿豎直方向的橫截面輪廓呈橢圓形,并且所述魚尾主體(10)沿其長度方向呈收縮狀,該仿生魚表面還覆蓋有一層由柔性防水材料制成的薄膜。
7.一種如權利要求3所述仿生魚中魚尾的工作原理:由所述驅動器控制轉軸(51)轉動且使主動輪(52)與從動輪(53)相內嚙合,由主動輪(52)帶動從動輪(53)轉動;由于從動輪(53)為偏心輪,并且連接件(4)鉸接于第三架體(3),從動輪(53)的轉動使第三架體(3)相對于連接件(4)沿水平方向做來回擺動;由于魚尾主體(10)與第三架體(3)相互鉸接,魚尾主體(10)跟隨第三架體(3)的擺動而擺動,同時由于魚尾主體(10)的相鄰兩第一架體(1)之間相互鉸接且在鉸接處兩側留有便于擺動的空隙,使得魚尾主體(10)呈彎曲狀柔和擺動。
8.一種如權利要求7所述仿生魚中魚尾的工作原理,其特征在于:由所述驅動器控制轉軸(51)沿豎直方向下降并使主動輪(52)與從動輪(53)可相互轉動的套接,轉軸(51)轉動時,主動輪(52)與動輪(53)發生相對轉動,由于主動輪(52)為偏心輪,主動輪(52)轉動使得轉軸(51)與從動輪(53)的中心軸之間的距離大小發生改變;由所述驅動器控制轉軸(51)沿豎直方向上升并使主動輪(52)與從動輪(53)重新嚙合,由于轉軸(51)與從動輪(53)的中心軸之間的距離大小發生改變,第三架體(3)的擺動幅度隨之發生改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安市騰龍專利應用服務有限公司,未經南安市騰龍專利應用服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628246.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浮空器的限流密閉型排氣閥及其限位的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種火龍果糖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