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夜間車輛檢測和跟蹤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510601411.0 | 申請日: | 2015-09-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303160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2-03 |
| 發明(設計)人: | 嚴江江;李玲;陳群;趙彥雋;王晨希;盧朝洪;向青寶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電海康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K9/00 | 分類號: | G06K9/00;G06T7/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之江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16 | 代理人: | 張慧英 |
| 地址: | 311121 浙江省杭州***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夜間 車輛 檢測 跟蹤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圖像處理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夜間車輛檢測和跟蹤的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駕駛輔助系統的研究越來越多,白天的車輛檢測研究日趨成熟,夜間車輛檢測是新的熱點,但是夜間由于照明不均勻,車身大部分信息模糊,只有車燈比較明顯,所以大部分夜間車輛檢測算法都是基于車燈的檢測。
專利[201310030701]是基于彩色HSV圖像進行車燈檢測,根據尾燈模型篩選。專利[200910244106]則通過相鄰幀的圖像差分來獲得感興趣區域,通過預設一個車輛檢測區域與感興趣區域對比來檢測車輛。專利[201210523623]利用彩色圖像中尾燈顏色和對稱性確定感興趣區域,然后采用adaboost算法進行分類。
夜間車輛檢測率低,主要是由于夜間車輛特征減少、形狀特征不明顯。對于普通非夜視攝像頭,在夜間采集的前方道路圖像存在曝光過度情況,而且顏色特征不準確,所以車輛的檢測只能根據車燈特征來確定。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克服上述的不足之處,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夜間車輛檢測和跟蹤的方法,通過對夜間圖像進行伽馬校正和梯度變換處理,對處理后圖像進行二值化分割,對分割結果處理得到疑似車燈目標,進而得到車燈組,最后對車燈組進行連續幀跟蹤驗證并進行矩形區域擴展,得到車輛區域。本方法能在低質量的夜間圖像中檢測到前方車輛,對獲取的圖像時彩色還是黑白圖像不受限制,并且能較穩定的跟蹤到前車。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達到上述目的:一種夜間車輛檢測和跟蹤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利用相機獲取夜間前方灰度圖像I,并對圖像I作伽馬校正處理;
(2)對伽馬校正后的圖像進行sobel梯度變換得到梯度圖像,并結合伽馬校正后圖像和梯度圖像進行二值化分割;
(3)對二值化分割后的圖像進行孔洞填充、形態學濾波與連通域搜索,得到疑似車燈目標;
(4)計算疑似車燈區域的長度與寬度,并根據篩選規則從疑似車燈中選出滿足規則的車燈作為候選車燈;
(5)依次遍歷候選車燈,對候選車燈進行兩兩配對,得到車燈組;
(6)對得到的車燈組進行連續幀跟蹤驗證,保留驗證成功的車燈組;
(7)對步驟(6)所得的車燈組進行矩形區域擴展,擴展后的矩形區域為車輛區域,完成車輛的檢測與跟蹤。
作為優選,所述步驟(1)對圖像I作伽馬校正處理將圖像的高灰度區域對比度增強,方法如下:
將圖像I歸一化得到I歸一化,設置伽馬系數γ>1,伽馬校正后的圖像Igamma灰度值與I歸一化的變換公式為:
Igamma=255*(I歸一化)γ,r>1。
作為優選,所述步驟(2)的二值化分割包括以下兩步:
1)通過設定灰度閾值T1將灰度圖像中亮度高的目標分割出來;
2)通過設定梯度閾值T2將梯度圖像中梯度邊緣值大的目標邊緣分割出來。
作為優選,所述步驟(4)計算疑似車燈區域的長度與寬度的方法如下:
預先設定圖像上路面P點的世界坐標(X,Y,0),當車燈Q點離路面P點的高度為H(單位為米)時,Q點坐標(XH,YH,H)的計算公式為:
XH=(1-H/(l*sin(pitch)))*X
YH=(1-H/(l*sin(pitch)))*Y
其中,L為像平面到路面坐標的距離,單位為米,pitch是相機坐標的俯仰角,車燈高度H取值為H∈[0.5,1],單位為米;當獲得車燈矩形區域左上點世界坐標(LEFT,TOP,0),右下點世界坐標(RIGHT,BOTTOM,0),則車燈區域的真實長度=RIGHTH-LEFTH,真實寬度=BOTTOMH-TOPH。
作為優選,所述步驟(4)的篩選條件如下:
(i)像素面積S∈[S1,S2],S1≤S2;
(ii)車燈區域的真實長度、真實寬度在[TH1,TH2]范圍內,TH1≤TH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電海康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電海康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60141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