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方格蔟的蠶繭品質自動分選采摘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510584773.3 | 申請日: | 2015-09-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075999B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19 |
| 發明(設計)人: | 趙明巖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蠶魚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K67/04 | 分類號: | A01K6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496 | 代理人: | 王程遠 |
| 地址: | 311215 浙江省杭州市蕭山***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方格 蠶繭 品質 自動 分選 采摘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蠶繭采摘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基于方格蔟的蠶繭品質自動分選采摘方法。
背景技術
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將蠶業生產上推廣使用方格蔟作為提高蠶繭和繭絲品質的一項重要舉措。方格蔟與其他蔟具相比,上繭率高、下腳繭少,繭絲潔凈,上蔟、采繭方便。如今方格蔟已經成為我國蠶業生產中廣泛使用的蔟具,尤以紙板方格蔟的使用量最大。隨著方格蔟的大量使用,出現了針對方格蔟自動摘繭的相關技術及設備,但這些技術結構復雜,仍需要人工輔助,且無傳感、視覺與品質分選功能,無法識別上繭、下腳繭、雙宮繭等。
蠶繭在抽絲(繅絲)前,必須按不同工藝要求進行選繭,將上繭、下腳繭(包括無法繅絲,但可制作蠶絲被的雙宮繭)等分類,以符合繅絲工藝的要求。然而,目前選繭全部由人工依靠肉眼、手工完成,人工選繭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低,產品一致性差,蠶繭品質難以保證。
現有技術中,摘繭、選繭作為兩個分離的工序,即在摘繭后進行選繭,蠶繭堆疊在一起,不易進行自動化選繭處理,降低了蠶繭的處理速度,而且無法得知蠶繭數量與重量的精確關系、方格蔟的上繭率等。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生產效率低,難以實現自動化摘選繭的問題,提供了一種能夠實現對蠶繭自動分選和采摘的基于方格蔟的蠶繭品質自動分選采摘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提供一種以下結構的基于方格蔟的蠶繭品質自動分選采摘方法,基于自動分選采摘機,所述的自動分選采摘機包括用于盛放方格蔟的盛蔟盤、蔟盤傳輸軌道和分選采摘裝置,所述的盛蔟盤置于蔟盤傳輸軌道上,所述的分選采摘裝置包括蠶繭識別機構和蠶繭采繭機構,所述的分選采摘裝置至少包括第一采繭機構和第二采繭機構,所述的第一采繭機構和第二采繭機構位于蔟盤傳輸軌道的傳輸方向上不同位置,在蔟盤傳輸軌道下方設有與第一采繭機構和第二采繭機構相對應的第一承接容器和第二承接容器;
疊放好的方格蔟往盛蔟盤自動上料,完成上料后由蠶繭識別機構根據蠶繭的形狀和顏色,識別盛蔟盤上方格蔟中的蠶繭的類別,并確定相應類別的蠶繭所在的位置,經蔟盤傳輸軌道將盛蔟盤相繼傳輸至第一采繭機構和第二采繭機構的下方,第一采繭機構和第二采繭機構根據已經被精確定位的相應類別之蠶繭,將其分別采摘至第一承接容器和第二承接容器。
采用以上方法,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采用本發明,疊放好的方格蔟往盛蔟盤自動上料,完成上料后由蠶繭識別機構根據蠶繭的形狀和顏色,識別盛蔟盤上方格蔟中的蠶繭的類別,并確定相應類別的蠶繭所在的位置,經蔟盤傳輸軌道將盛蔟盤相繼傳輸至第一采繭機構和第二采繭機構的下方,第一采繭機構和第二采繭機構根據已經被精確定位的相應類別之蠶繭,將其分別采摘至第一承接容器和第二承接容器。本發明將分選和采摘的工序集成在一個工序中,在采摘時自動完成分選的工作,自動化程度高,大大提升了分選采摘的效率。
作為改進,所述的蔟盤傳輸軌道至少包括相互平行的兩條,所述的兩條蔟盤傳輸軌道上設有相應的盛蔟盤,且二者的傳輸方向相反,在兩條蔟盤傳輸軌道之間設有蔟盤平移機構。由于蔟盤傳輸軌道的單向性,采摘完的蔟盤需要從中取下并重新上料,設置了兩條相向傳輸的蔟盤傳輸軌道后,當一邊完成采摘時,則由蔟盤平移機構將蔟盤平移至另一邊的蔟盤傳輸軌道,兩條蔟盤傳輸軌道同時工作,減少了蔟盤取放的時間,提高了蔟盤的利用率。
作為改進,所述的盛蔟盤上設有前后活動擋板,自動上料時,前活動擋板上升,待采摘方格蔟被推入盛蔟盤,前活動擋板自動下降;蠶繭采摘完畢后,后活動擋板自動上升,方格蔟撤出盛蔟盤,后活動擋板下降。通過前后活動擋板的設計,能夠順利實現盛蔟盤的自動上料和落料。
作為改進,在蠶繭識別機構識別盛蔟盤上方格蔟中蠶繭的類別后,記錄相應類別蠶繭的數量,并為第一承接容器和第二承接容器配備相應的稱重機,得到相應類別蠶繭的數量與重量的關系。以上技術方案可以得到盛蔟盤的上繭率,同時由于單位重量的蠶繭的數量,與蠶種、喂養(或營繭)環境、桑葉質量、飼養手段等有重要聯系,因此相應類別蠶繭的數量與重量的關系可作為提高飼養水平提供重要的參考數據。
作為改進,所述的蠶繭識別機構包括分別安裝盛蔟盤上方和下方的一對攝像頭,上方的攝像頭拍攝盛蔟盤中俯視下表征各個蠶繭形狀和顏色的圖像,下方的攝像頭拍攝盛蔟盤中仰視下表征各個蠶繭形狀和顏色的圖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蠶魚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杭州蠶魚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584773.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雙電源轉切裝置
- 下一篇:海藻泥裝飾壁材涂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