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桔皮、橙皮、柚皮的綜合利用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510577041.1 | 申請日: | 2015-09-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080505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13 |
| 發明(設計)人: | 呂亮;曾惠明;胡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衢州學院;呂亮 |
| 主分類號: | B01J20/24 | 分類號: | B01J20/24;B01J20/3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24000 ***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桔皮 橙皮 綜合利用 方法 | ||
1.一種桔皮、橙皮、柚皮的綜合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桔皮、橙皮、柚皮為原料,先經過微波輔助浸提提取類黃酮素,再經過接枝改性、模板離子印跡反應、交聯、洗脫后所得產物,即離子印跡聚合物,實現綜合利用,其具體的步驟如下:
(1)浸提類黃酮素:將曬干后的桔皮、橙皮、柚皮粉碎,過100目標準篩,使用質量百分濃度為75%~95%低沸點醇類溶劑進行浸提,浸提比為1:20,微波輔助浸提1~4 h,固液分離,母液蒸餾回收低沸點醇,蒸餾剩余物干燥得類黃酮素粗品,過濾所得固體用去離子水洗滌至纖維素不再釋放出黃色有機物;
(2)堿化醇化:將浸提類黃酮素后的桔皮、橙皮、柚皮纖維素清洗后加入異丙醇進行醇化,之后加入氫氧化鈉堿化反應,在纖維素表面形成大量的羥基;
(3)烷基化:堿化醇化后的纖維素中加入3-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在甲苯溶劑中發生偶聯反應,使纖維素表面烷基化;
(4)表面接枝:在氮氣保護下,使用既帶有氨基、叔胺基、季胺基、咪唑、吡咯又帶羧基、酰基的有機物分子中的一種或幾種組合,在堿催化下,與烷基化的纖維素發生親電取代反應,將胺基活性基團接枝到纖維素表面,形成吸附位點;
(5)印跡反應:將上述具有吸附位點的纖維素放入模板離子水溶液中,充分吸附達到平衡,過濾,去離子水洗滌,備用;
(6)交聯,洗脫:利用交聯劑與印跡反應后的纖維素反應,將吸附位點封閉,再利用鹽酸、氨水溶液洗脫所吸附的模板離子,獲得對模板離子具有識別吸附性能的印跡聚合物,即離子印跡聚合物。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桔皮、橙皮、柚皮的綜合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所述的浸提提取類黃酮素的低沸點醇類溶劑為甲醇、乙醇、正丙醇、異丙醇中的一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桔皮、橙皮、柚皮的綜合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述的堿化醇化處理的具體反應條件為:將洗滌后的浸提廢渣纖維素,放入15-20%異丙醇溶液中浸泡3~12h,清洗3~5次;再在0.1 mol/L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浸泡1~3h,離心分離,清洗至中性,備用。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桔皮、橙皮、柚皮的綜合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所述的烷基化的具體反應條件為:將堿化醇化處理后的產物倒入干燥的裝有機械攪拌器和冷凝管的三口燒瓶中,加入15g的3-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混合均勻,在甲苯溶劑中80~90℃下恒溫反應6~12h,并浸泡過夜,浸泡后的產物離心分離。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桔皮、橙皮、柚皮的綜合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中所述的表面接枝的具體反應條件為:在氮氣保護下,將既帶有氨基、叔胺基、季胺基、咪唑、吡咯又帶羧基、酰基的有機物分子中的一種或幾種組合物,用量為纖維素質量的2倍,加入到烷基化反應溶液中,升溫至60~100℃,攪拌接枝反應8~24 h,接枝后的產物分別用0.5mol/L的硫酸溶液、去離子水清洗干凈。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桔皮、橙皮、柚皮的綜合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中所述的既帶有氨基、叔胺基、季胺基、咪唑、吡咯又帶羧基、酰基的有機物分子,選自氨基酸、丙烯酰胺中的一種或兩種的混合物。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桔皮、橙皮、柚皮的綜合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5)中所述的印跡反應的具體反應條件為:將接枝產物加入10mmol/L的模板離子溶液中,質量比為1:100,在恒溫水浴鍋中靜態吸附12 h后,過濾,去離子水清洗2~3次。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桔皮、橙皮、柚皮的綜合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印跡反應所用模板離子溶液,模板離子選自Fe2+、Fe3+、Hg2+、Pb2+、Cd2+、Ni2+中的一種。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桔皮、橙皮、柚皮的綜合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6)中所述的交聯、洗脫的具體反應條件為:將環氧氯丙烷與甲醇按質量比為1:20混合,用氫氧化鈉溶液調節溶液pH為9~10,并將上述吸附模板離子的纖維素置于混合溶液中,在50~80℃下攪拌反應3~5h,反應結束后用1mol/L鹽酸溶液、硫脲溶液洗脫模板離子,最后用去離子水洗滌至中性,制得對模板離子識別吸附性能的離子印跡聚合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衢州學院;呂亮,未經衢州學院;呂亮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577041.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