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太陽能熱水器在審
| 申請號: | 201510568113.6 | 申請日: | 2015-09-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066475A | 公開(公告)日: | 2015-11-18 |
| 發明(設計)人: | 金薇;卜樹坡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F24J2/24 | 分類號: | F24J2/24;F24J2/05;F24J2/10;F24J2/46;A61L9/20;A61L9/015;A61L101/1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縱橫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 地址: | 215104 江蘇省蘇州***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太陽能熱水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新能源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了一種太陽能熱水器。
背景技術
太陽能熱水器把太陽能轉化為熱能,將水從低溫度加熱到高溫度,以滿足人們在生活、生產中的熱水使用。現有的太陽能熱水器所使用的太陽能真空集熱管習慣成排設置,而且方向一經固定,就無法改變方向。春夏秋冬的太陽的軌跡會有所變化,成排固定的太陽能真空集熱管無法充分獲得太陽光,其集熱率和使用率都偏低。同時,在使用時間長后,水中的微小懸浮物會附著在水箱內及集熱管內壁上,從而滋生細菌影響水質,且影響使用的壽命。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了一種太陽能熱水器,集熱效率高、使用率高,抑制微小懸浮物對水箱及集熱管內壁的附著及細菌的滋生,凈化水質,提高壽命。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這樣的:一種太陽能熱水器,包括水箱、集熱管與圓環底座,所述水箱的底部與集熱管的頂端相連接;所述集熱管呈圓形分布排列與水箱與圓環底座之間,且集熱管的底部與圓環底座相連接;所述水箱包括內層箱壁與外層箱壁,所述內層箱壁可拆卸的固定于外層箱壁內,且外層箱壁內設置有紫外線發生器;所述內層箱壁上設置有臭氧發生器,其內部沿其圓周面固定設置有密封管;所述密封管內設置有液態磁,且密封管沿內層箱壁中心對稱設置;所述集熱管包括外管與內管,所述內管為全封閉管件,且內管的一端伸出外管并插入內層箱壁內部、另一端設置于外管內;所述外管內設置有反射光柵,在外管根部的內壁設置有密封硅膠圈。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內層箱壁與外層箱壁之間設置有用于保溫的海綿。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外管為雙層玻璃管件,且雙層玻璃之間設為真空。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內管內設有超導液。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超導液在30~40攝氏度迅速混發導熱。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外管與水箱相連接端為平面、另一端為半球形;所述內管的兩端均為半球形。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1.將集熱管呈圓形分布排列有效提高了集熱管的使用率和集熱性能,實現360度全方位接收太陽能資源;
2.在密封管內設置液態磁,從而形成液態磁組,液壓磁組可以有效防止懸浮物的產生;
3.臭氧發生器產生臭氧、紫外線發生器產生的紫外線聯合進行殺毒,結構簡單、殺菌效果好;
4.在外管和內管之間設有反光柵,增加了反射率,提高了熱效率;內管里面設有超導液,在30-40攝氏度迅速混發導熱,提高了集熱管的熱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中水箱的截面圖;
圖3是本發明中集熱管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3中A-A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以下實施例僅用于更加清楚地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不能以此來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實施例:
如圖1所示,一種太陽能熱水器,包括水箱1、集熱管2與圓環底座3,所述水箱1的底部與集熱管2的頂端相連接;所述集熱管2呈圓形分布排列與水箱1與圓環底座3之間,且集熱管2的底部與圓環底座3相連接;充分考慮到一年四季太陽軌跡的變化,從而有利于提集熱管2的利用率,增強加熱性能。如圖2所示,所述水箱1包括內層箱壁11與外層箱壁12,所述內層箱壁11可拆卸的固定于外層箱壁12內,且外層箱壁12內設置有紫外線發生器13;所述內層箱壁11上設置有臭氧發生器14,其內部沿其圓周面固定設置有密封管15;其中臭氧發生器14產生臭氧、紫外線發生器13產生的紫外線聯合進行殺毒,結構簡單、殺菌效果好;所述密封管15內設置有液態磁,且密封管15沿內層箱壁11中心對稱設置;在密封管15內設置液態磁,從而形成液態磁組,液壓磁組可以有效防止懸浮物的產生。如圖3、圖4所示,所述集熱管2包括外管21與內管22,所述內管22為全封閉管件,且內管22的一端伸出外管21并插入內層箱壁11內部、另一端設置于外管21內;所述外管21內設置有反射光柵23,在外管21根部的內壁設置有密封硅膠圈24;所述外管21為雙層玻璃管件,且雙層玻璃之間設為真空;所述內管22內設有超導液25,所述超導液25在30~40攝氏度迅速混發導熱;所述外管21與水箱1相連接端為平面、另一端為半球形;所述內管22的兩端均為半球形;在外管21和內管22之間設有反光柵23,增加了反射率,提高了熱效率;內管22里面設有超導液25,在30-40攝氏度迅速混發導熱,提高了集熱管2的熱效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未經蘇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56811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