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班替氏綜合征及其治療藥物在審
| 申請號: | 201510560339.1 | 申請日: | 2015-09-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055843A | 公開(公告)日: | 2015-11-18 |
| 發明(設計)人: | 蔣世芬;李先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蔣世芬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68 | 分類號: | A61K36/8968;A61K36/90;A61P1/00;A61P7/06;A61P7/00;A61P7/04;A61P1/16;A61K35/65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38000 廣西壯族自治***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班替氏 綜合征 及其 治療 藥物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班替氏綜合征及其治療藥物,特別涉及以中醫中藥冶療的藥物,屬于醫學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班替氏綜合征(Banti′ssyndrome)又稱慢性充血性脾大癥(chroniccongestivesplenomegaly)或門靜脈高壓癥(Portalhypertension),是一種原因不明、充血性慢性進行性疾病,多見于年長兒。臨床特點為慢性進行性脾臟腫大、貧血、白細胞及血小板減少和消化道出血為主要表現。晚期出現腹水、黃疸、肝功能障礙和肝硬變等征象。
班替氏綜合征臨床特點為慢性進行性脾臟腫大、貧血、白細胞及血小板減少和消化道出血為主要表現。晚期出現腹水、黃疸、肝功能障礙和肝硬變等征象。(一)脾腫大、脾功能亢進:門靜脈血流受阻后,首先發生脾臟充血腫大,脾竇的長期充血、脾內纖維組織增生和脾髓細胞增生引發不同程度的脾功能亢進。(二)交通支擴張:臨床上特別重要的是胃底、食管交通支顯著擴張,于食管胃底粘膜下形成曲張靜脈叢,使粘膜變薄,容易發生破裂引起致命性大出血。其他交通支亦可發生擴張,如臍旁靜脈與腹上、下深靜脈交通支擴張可引起腹壁淺靜脈怒張;直腸上、下靜脈叢擴張引起繼發性痔。(三)腹腔積液:門靜脈高壓肝功受損代償不全時,出現低蛋白血癥致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及淋巴液生成增加;門靜脈壓升高,使毛細血管床濾過壓升高。以上因素使液體從肝表面、腸漿膜面漏入腹腔。繼發性醛固酮抗利尿激素分泌過多,致水鈉潴留,加劇腹腔積液形成。(四)門靜脈高壓性胃?。杭s20%患者合并本癥。門脈高壓時,胃壁淤血、水腫,胃粘膜下層的動-靜脈交通支廣泛開放,胃粘膜微循環發生障礙,導致胃粘膜防御屏障的破壞,形成本病。(五)肝性腦?。洪T脈高壓時由于自身門體血流短路或手術分流,造成大量門靜脈血流繞過肝細胞;肝實質細胞功能嚴重受損,以上兩因素致使有毒物質不能代謝與解毒而直接進入體循環,從而對腦產生毒性作用并出現精神神經綜合征。
班替氏綜合征的治療。門靜脈高壓癥的治療從病因下手才是最根本的治療,比如所有肝內型的病例最好的治療手段就是肝移植,肝臟的問題解決了,門靜脈自然暢通了,門靜脈壓力也就下來了。沒有條件肝移植的病人則已控制肝臟病變進展為主要目的,移植肝炎病毒,減輕肝臟纖維化程度等。而肝后型則要從如何打通肝臟血液流出道方面考慮,如果是布加綜合征可以考慮用介入的方法或做布加綜合征根治術,縮窄性心包炎部分情況也是能夠做手術解決的。肝前型的治療手段比較少,門靜脈本身的病變很難通過手術治好,往往只能對癥治療。
發明內容
中醫學認為,班替氏綜合征屬于氣虛血滯、濕痰阻絡,傷及陰血,應以益氣養血,滋陰涼血,活血化痰的中藥結合服用為施治方案。依此理論作指導,班替氏綜合征及其治療藥物解決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按下面各中藥質量份比組合而成:板藍根15份、牛膝18份、大黃12份、金銀花20份、生地15份、陳皮15份、枸杞子10份、當歸15份、山藥20份、麥冬10份、土茯苓10份、蟾衣15份、黃芪15份、冬瓜皮15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蔣世芬,未經蔣世芬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56033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