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防治宮腔粘連的布藥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510547250.1 | 申請日: | 2015-09-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268090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1-27 |
| 發明(設計)人: | 江樂陽;馬力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中科盛康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M31/00 | 分類號: | A61M3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165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防治 粘連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婦產科領域的一種醫療器械,具體涉及一種防治宮腔粘連的布藥裝置。
背景技術
病理學上的宮腔粘連是指由于宮腔或者頸管基底層內膜損傷而導致的宮腔肌壁和/或頸管產生的纖維結締組織相互粘連的癥狀。宮腔粘連作為一種常見的子宮病變的婦科病,嚴重時甚至可能出現宮腔粘連封閉不再有腔隙,使宮腔的正常結構消失。
臨床上治療子宮病變的手術(如宮腔腔鏡手術、實施人工流產等)本身的操作會對子宮產生較大的傷害,且手術后的繼發性感染會造成子宮內膜損害,引起上述宮腔粘連的病理癥狀,宮腔粘連帶給患者極大的痛苦且可能導致相關并發癥的發生。
目前防治宮腔粘連的器械多為單層球囊結構,即依靠球囊填充支撐子宮內壁實現對宮腔的物理隔離。但是器械普遍存在僅依靠物理隔離形式的思路單一的缺陷,且物理隔離后,宮腔內的創傷恢復用藥多采用口服或者肌注的方式,效果不夠理想;而且由于球囊的填充封堵了子宮口,使術后宮腔內的血液及其他滲出液無法排出,造成一定程度的潴留,而且極易造成術后的感染或者發炎。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提供一種防治宮腔粘連的布藥裝置,通過可適應的方式對宮腔加以支撐的過程中,實現了給藥功能。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具體為:
一種防治宮腔粘連的布藥裝置,包括球囊以及貫穿于所述球囊的引流柱;其中:
所述球囊包括外層基體和內層基體,所述內層基體的內部形成腔體一,所述外層基體和所述內層基體之間形成腔體二;
所述外層基體上分布有藥物出口;
所述引流柱上設有返流口。
在上述防治宮腔粘連的布藥裝置中,還包括注射段一和注射段二,所述注射段一和所述注射段二分別與所述腔體一和所述腔體二相通連。
在上述防治宮腔粘連的布藥裝置中,還包括監控單元,所述監控單元與布藥裝置的本體相通訊。
在上述防治宮腔粘連的布藥裝置中,每個所述藥物出口包括基膜和設于所述基膜上的若干個孔,所述基膜和所述孔形成淋噴狀的結構。
在上述防治宮腔粘連的布藥裝置中,所述外層基體的外側設有防護層一。
在上述防治宮腔粘連的布藥裝置中,所述腔體一的外壁內側設有防護層二。
在上述防治宮腔粘連的布藥裝置中,所述腔體二的兩側內壁設有防護層三。
在上述防治宮腔粘連的布藥裝置中,所述引流柱為一端封閉的結構,其封閉端和開口端分別伸出所述球囊,形成伸出段一和伸出段二,所述返流口設于所述伸出段一。
在上述防治宮腔粘連的布藥裝置中,所述球囊的材質為具有形態適應性特性的高分子彈性材料。在上述防治宮腔粘連的布藥裝置中,所述注射段一和所述注射段二的材質為高分子彈性材料。
本發明產生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的裝置通過注射的方式實現了置入、支撐、給藥和回流;具體地:
在將裝置置入宮腔實現其支撐功能的過程中,由于在內層基體內注射生理鹽水之前的裝置本體只是由引流柱和緊貼于其的球囊軟體組成,醫生操作方便,也有效避免了患者可能出現的明顯不適現象;
給藥和回流是通過注射以及宮腔的壓力自然形成,一方面療效明顯優于口服或者肌注的方式,另一方面宮腔內的血液及其他滲出液的返流避免了潴留的形成;
腔體一和腔體二的注射量和速度可以根據實際治療過程中的反應靈活調整,適應性強;本發明通過簡單而巧妙的結構設計實現了功能的整合,成本下降的前提下,較之于現有的同類產品,性能得以明顯優化。
附圖說明
當結合附圖考慮時,能夠更完整更好地理解本發明。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不當限定。
圖1為本發明一種防治宮腔粘連的布藥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一種防治宮腔粘連的布藥裝置的狀態示意圖一(未填充和注射狀態下);
圖3為本發明一種防治宮腔粘連的布藥裝置的狀態示意圖二(填充和注射狀態下)。
圖中:1、引流柱2、球囊3、注射段一4、注射段二11、返流口21、腔體一22、腔體二23、藥物出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如圖1所示的防治宮腔粘連的布藥裝置,主要包括球囊2和貫穿于球囊2的引流柱1;其中引流柱1為一端開口的柱狀管,其封閉端和未封閉端均伸出球囊2一段距離;其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中科盛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北京中科盛康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54725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防毒面具用濾毒罐
- 下一篇:一種新型顱腦血腫引流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