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三氧化二鋁納米刺球制作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510546315.0 | 申請日: | 2015-08-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129829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04 |
| 發明(設計)人: | 馮硯廳;王勇;徐雪霞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家電網公司;國網河北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河北省電力建設調整試驗所 |
| 主分類號: | C01F7/42 | 分類號: | C01F7/42;B82Y40/00;C22B9/10;C22B21/06 |
| 代理公司: | 石家莊新世紀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13100 | 代理人: | 董金國,楊欽祥 |
| 地址: | 100031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氧化 二鋁鈉米刺球 制作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三氧化二鋁納米刺球制作裝置。
背景技術
氫在鋁中形成微孔影響導電性,為了提高鋁的導電率,除氫是必要的工序。通常的除氫方法有真空除氣(氫)、惰性氣體除氣(氫)、超聲波振動除氣(氫)、靜置除氣(氫),離心除氣(氫)等,但實際檢測發現,氣體造成的微孔在鋁線中大量存在,特別是4微米以下的微孔很難去除。
三氧化二鋁納米刺球是一種特殊形態的三氧化二鋁陶瓷顆粒。它是在球形基體上長出眾多微米、納米數量級的毛剌。三氧化二鋁刺球的這種形態可以吸附鋁液中的微氣泡和微小極性分子,從而減少氣體造成的微孔,提高鋁的導電率。
現有的生產三氧化二鋁納米刺球的設備存在結構復雜,不利于維護,生產效率低下,能量利用效率低等缺點。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三氧化二鋁納米刺球的制作裝置,具有結構簡單,便于生產維護,生產效率高,細粉能夠回收利用等特點。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三氧化二鋁納米刺球制作裝置,其包括合成罐、分離罐以及連通所述合成罐與所述分離罐的刺球噴管。
所述合成罐罐體上部設置有鋁液噴管和納米鋁粉噴管,所述鋁液噴管和所述納米鋁粉噴管相對應設置,所述鋁液噴管一端通入所述合成罐罐體內,形成鋁液噴口,另一端與氬氣管連通;所述納米鋁粉噴管一端通入所述合成罐罐體內,形成納米鋁粉噴口,另一端與納米鋁粉漏斗連通,所述合成罐罐體中部設置有空氣噴管,所述空氣噴管位于所述鋁液噴管和所述納米鋁粉噴管的下方,所述空氣噴管在所述合成罐內部的一側設置有空氣噴管噴口,所述空氣噴管噴口位于所述鋁液噴口和所述納米鋁粉噴口的中垂線上,所述空氣噴管噴口開口向上。
所述刺球噴管設置在所述合成罐的下方,一端通入所述分離罐罐體內,另一端與高壓氣源連通。
所述分離罐底部設置有成品收集口,所述分離罐底壁向成品收集口傾斜設置,所述分離罐底部中心還設置有進風管,所述分離罐的頂部中心設置有細粉回收管,所述細粉回收管與所述進風管相對應設置,所述細粉回收管上設置有引風機。
進一步的,所述分離罐豎直設置,所述刺球噴管水平設置且出口靠近分離罐內壁。
進一步的,所述合成罐、刺球噴管和分離罐內壁均設置有鋁陶瓷層。
進一步的,所述合成罐罐體外壁包覆有一層保溫層。
進一步的,所述合成罐頂部設置有檢修蓋。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所產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合成罐、分離罐和納米刺球噴管的三者相連通的結構形式,結構簡單,以壓縮空氣為驅動力,以自反應熱為熱源,減少了能源消耗,實現了納米刺球的連續生產,提高了生產效率。
本實用新型利用不同大小的納米刺球在分離罐內的離心力不同,進行分離,結構簡單,易于實現,產品質量穩定。
本實用新型可方便通過調整壓縮空氣的壓力及引風機的出力調節納米刺球的大小,并可回收細粉循環利用,節省材料和能源。
本實用新型設置有保溫層,可有效提高熱量利用效率,設置有檢修蓋,可方便的對裝置進行檢測維修。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其中,1、合成罐,11、檢修蓋,12、保溫層,2、刺球噴管,3、分離罐,31、進風管,32、細粉回收管,33、引風機,34、成品收集口,4、鋁液噴管,41、氬氣管,42、鋁液噴口,5、納米鋁粉噴管,51、納米鋁粉漏斗,52、納米鋁粉噴口,6、噴氣噴管,61、空氣噴管噴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參見附圖1和附圖2,
本實施例包括合成罐1、分離罐3以及連通所述合成罐1與所述分離罐3的刺球噴管2。
所述合成罐1罐體上部設置有鋁液噴管4和納米鋁粉噴管5,所述鋁液噴管4一端通入所述合成罐1罐體內,形成鋁液噴口42,另一端連通氬氣管41,所述納米鋁粉噴管5一端通入所述合成罐1罐體內,形成納米鋁粉噴口52,另一端上部設置有納米鋁粉漏斗51,所述鋁液噴管4和納米鋁粉噴管5軸線在同一水平面上,且所述鋁液噴口42和納米鋁粉噴口52相對設置,所述合成罐1罐體中部設置有空氣噴管6,所述空氣噴管6位于所述鋁液噴管4和所述納米鋁粉噴管5的下方,所述空氣噴管6在所述合成罐1內部的一側設置有空氣噴管噴口61,所述空氣噴管噴口61位于所述鋁液噴口42和所述納米鋁粉噴口52的中垂線上,所述空氣噴管噴口61開口向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家電網公司;國網河北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河北省電力建設調整試驗所,未經國家電網公司;國網河北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河北省電力建設調整試驗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54631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