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無彈簧快速響應閥有效
| 申請號: | 201510546227.0 | 申請日: | 2015-08-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065752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16 |
| 發明(設計)人: | 徐兵;楊梅生;張軍輝;岳藝明;周萬仁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大學 |
| 主分類號: | F16K31/06 | 分類號: | F16K31/06;F16K31/124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33200 | 代理人: | 邱啟旺 |
| 地址: | 310027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彈簧 快速 響應 | ||
1.一種無彈簧快速響應閥,其特征在于,包括電磁鐵外殼(1)、六角薄螺母(2)、隔磁銅片(3)、電磁鐵套筒(4)、銜鐵(5)、電池鐵線圈(6)、骨架(7)、電磁鐵鐵芯(8)、推桿(9)、電磁鐵擋圈(10)、閥座(11)、大液阻(12)、小液阻(13)和堵頭(14);
所述閥座(11)兩端開口,分別為第一開口和第二開口,閥座(11)上沿第二開口向第一開口的方向,依次開有第一徑向通孔、第二徑向通孔和第三徑向通孔,第一徑向通孔、第二徑向通孔和第三徑向通孔的開口分別為P口、A口、T口;第一開口與電磁鐵外殼(1)螺紋連接,堵頭(14)密封第二開口;大液阻(12)與小液阻(13)均通過螺紋固定在閥座(11)內;其中,大液阻(12)位于第二徑向通孔和第三徑向通孔之間,且大液阻(12)阻尼孔的兩端分別與第二徑向通孔和第三徑向通孔相通;小液阻(13)位于第一徑向通孔和第二徑向通孔之間,且小液阻(13)阻尼孔的兩端分別與第一徑向通孔和第二徑向通孔相通;
電磁鐵線圈(6)纏繞在骨架(7)上;骨架(7)固定在電磁鐵套筒(4)上;電磁鐵套筒(4)通過六角薄螺母(2)與電磁鐵外殼(1)固定;所述電磁鐵外殼(1)具有開口朝向閥座(11)的中心孔,隔磁銅片(3)、電磁鐵鐵芯(8)和電磁鐵擋圈(10)從內向外依次通過過盈配合固定在中心孔內;隔磁銅片(3)和電磁鐵鐵芯(8)之間具有活動空間,銜鐵(5)安裝在活動空間內;電磁鐵鐵芯(8)和電磁鐵擋圈(10)具有相同直徑的中心通孔,推桿(9)安裝在電磁鐵鐵芯(8)與電磁鐵擋圈(10)的中心通孔內,推桿(9)與大液阻(12)的阻尼孔位于同一軸線上,且推桿(9)直徑大于阻尼孔的孔徑;推桿(9)一端作用于銜鐵(5),另一端作用于大液阻(12)的阻尼孔;當電磁鐵線圈(6)通電時,電磁鐵鐵芯(8)吸引銜鐵(5),銜鐵(5)推動推桿(9)沿軸向運動,使得推桿(9)的一端與大液阻(12)的內阻尼孔緊密貼合;當電磁鐵線圈(6)不通電時,推桿(9)在油液壓力的作用下沿軸向運動,并且推動銜鐵(5),使得推桿(9)與大液阻(12)的內阻尼孔不再接觸,從而使得大液阻(12)的內阻尼孔導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彈簧快速響應閥,其特征在于,所述閥座(11)的側壁上還設置有多個密封組,所述密封組由第一擋圈(15)、第一O型密封圈(16)和第二擋圈(17)組成,第一擋圈(15)和第二擋圈(17)分別將第一O型密封圈(16)的兩側固定在閥座(11)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無彈簧快速響應閥,其特征在于,所述無彈簧快速響應閥還包括第二O型密封圈(18),第二O型密封圈(18)設置在電磁鐵外殼(1)和閥座(11)的連接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大學,未經浙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546227.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