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生物生態組合處理生活污水的新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1510544364.0 | 申請日: | 2015-08-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130120A | 公開(公告)日: | 2015-12-09 |
| 發明(設計)人: | 鄒海明;張若樞;馬萬征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科技學院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331***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生物 生態 組合 處理 生活 污水 新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環境保護技術,具體地說是一種生物生態組合處理生活污水的新工藝。
背景技術
我國絕大多數的農村污水都未經處理直接排放到水體,農村生活污水在我國湖泊污染的來源中占了極大比例。而隨著我國城市化水平、農村城鎮化、城鄉一體化水平的日益提高,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鄉鎮生活污水排放量還會進一步快速增長,這無疑將給水源保護帶來更大壓力。要保護好城鎮水源,并逐步改善水環境質量,必須加大污水處理力度。要切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必須不斷改善農村生態環境質量,因而,鄉鎮和農村小型生活污水處理尤其顯得重要。
農村污水有以下幾個特征:
(1)污染源相對分散,水量較小,有機物濃度較高,日變化系數高;
(2)大部分農村地區經濟相對落后,無法負擔高投入的處理設施,而土地資源則相對豐富;
(3)缺乏相應的專業管理人員。
現有技術對于生活污水的處理主要有生物法:城鎮污水處理廠通常采用的A2O、氧化溝等活性污泥法,這些方法的特點是:需要污水管網將污水集中收集起來、構筑物運行復雜、建設和運行成本高、需要有專業人員管理等,因而,這些方法很難適用于農村分散型生活污水的處理。
因此,對農村污水的處理不能簡單照搬城市污水處理廠的經驗,必須因地制宜,選擇投資運行費用低,操作管理簡單,同時又具有良好處理效果的工藝。
中國專利公開號:CN102145968A,介紹了“一種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藝”,該工藝采用“格柵+厭氧消化池+好氧濾床”,盡管處理后的出水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的一級B標準,但是這種工藝操作復雜、運行成本較高、需要專業人員操作,并不適合農村地區的生活污水處理要求。
中國專利公開號:CN103641282A,介紹了“一種農村生活污水地表慢速滲濾土地處理的方法”,該技術采用“干濕分離池+收集沉淀池+地表慢速滲濾溝”,盡管該方法能實現污水的經濟、節能處理,但是缺少厭氧環節,對污水中的大分子有機污染物去除能力有限。
迄今為止農村生活污水的有效處理仍然是一個難以解決的技術問題。
因此發明一種處理農村生活污水,效率高、能耗低、操作方便的新工藝對于環境保護(特別是水體富營養化的防控)、降低水處理成本是水處理界十分重要的任務。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處理農村生活污水,效率高、操作方便的新工藝。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1)生活污水進入厭氧反應柱1;
(2)厭氧反應柱1中出水自流進入厭氧反應柱2;
(3)厭氧反應柱2中出水自流進入厭氧反應柱3;
(4)厭氧反應柱3中出水自流進入生態反應箱4;
(5)生態反應箱4中出水自流進入生態反應箱5;
(6)生態反應箱5中出水自流進入生態反應箱6;
(7)生態反應箱6出水排放。
步驟(1)、(2)、(3)所述厭氧反應柱1、2、3采用生物膜結構;步驟(4)(5)(6)所述生態反應箱4、5、6采用種植水生蔬菜結構。
本發明的要點是:
根據農村生活污水的排放特點,采用生物處理法和生態處理法組合工藝。生物處理法采用厭氧生物膜技術,不需要沉淀池,其主要作用是將大分子的有機物水解酸化成小分子的有機物,為后續生態處理奠定基礎。生態處理法采用種植水生蔬菜技術,操作方便,可形成副產品,具有一定的經濟效益。此外,三級生物處理法和三級生態處理法主要基于推流式高效反應器理論,將一個大的處理系統分解三個小的處理單元,并串聯起來,這將大大地提高了處理效果,確保水質達標排放。整個工藝運行過程中,依據地形,水屬于自流形式,不需要任何動力。
本發明與國內外現有同類技術相比,其突出的創造性在于以下幾點:
1、將厭氧生物膜法和水生蔬菜生態法有機地耦合在一起;
2、利用生物膜法代替了傳統的活性污泥法,省去了污泥沉淀和回流系統;
3、將三級厭氧生物膜系統和三級水生蔬菜系統串聯起來,起到了很好的推流式效果;
4、整個工藝水采用自流形式,不需要任何動力。
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措施為:
(1)生活污水進入厭氧反應柱1;
(2)厭氧反應柱1中出水自流進入厭氧反應柱2;
(3)厭氧反應柱2中出水自流進入厭氧反應柱3;
(4)厭氧反應柱3中出水自流進入生態反應箱4;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科技學院,未經安徽科技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54436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覆盆子酮的合成方法
- 下一篇:一種施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