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袋裝物料流轉的組合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510544080.1 | 申請日: | 2015-08-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174132A | 公開(公告)日: | 2015-12-23 |
| 發明(設計)人: | 孫建光;宋家富;湯長征;孫建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孟州市金玉米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6F9/06 | 分類號: | B66F9/06;B66F9/1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54750 河南省焦作市孟***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袋裝 物料 流轉 組合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工業生產中物料的流轉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袋裝物料流轉的組合裝置。
背景技術
在工業生產中,有許多物料需要流轉進入下一道工序或流轉入庫,但物料的碼垛、卸貨都不太方便快捷,尤其是袋狀物料的流轉或入庫,現有技術的袋狀物料在流轉或入庫時,一般都是由搬運者將一袋一袋的貨物碼在簡易的托盤上,由叉車叉到卸貨點,再由人工搬下來,或者直接由搬運都將貨物碼放到叉車上,叉到卸貨點,再由人工搬下來,裝貨、卸貨、等待的時間長,無效的工作時間長,工人的勞動強度大,效率低。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之處,本發明提供一種袋裝物料流轉的組合裝置,減少無效工作時間,增加有效工作時間,降低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袋裝物料流轉的組合裝置,包括改裝的叉車和流轉托盤;
所述改裝的叉車,包括外門架、內門架、貨叉架,所述內門架活動嵌裝在外門架上,所述貨叉架嵌裝在內門架的內側,所述貨叉架設置有多個用于叉動貨物的貨叉,所述貨叉的上方設置有可以沿貨叉的長度方向前后移動的擋貨架,所述擋貨架的后端設置有兩組鉸接的交叉式連桿,前一組的交叉式連桿通過上鉸接軸、下鉸接軸與擋貨架鉸接,后一組交叉式連桿的上端通過上鉸接軸與內門架的上部鉸接,下部通過上鉸接軸與貨叉架架鉸接;
所述流轉托盤,包括可以由叉車叉起的矩形框架底座;所述矩形框架底座的上方設置若干根長支撐梁,所述長支撐梁沿縱向設置,在橫向上均勻分布并隔開;所述長支撐梁的兩端向內彎曲形成彎曲端,所述彎曲端與矩形框架的前后兩側端焊接成一體,所述長支撐梁與矩形框架底座間設置有短支撐柱,通過短支撐柱所述的長支撐梁與矩形框架底座焊接成一體。
本發明的袋裝物料流轉的組合裝置,托盤放置在要裝貨的地方,由工人或叉車將貨物碼放在長支撐梁形成的平面上,然后由叉車叉走,運輸到卸貨點,卸貨;當內門架升起時,與貨叉架鉸接的交叉式連桿的鉸接端位置不動,與內門架鉸接的交叉式連桿的鉸接端上升,兩組鉸接的交叉式連桿合并收起,擋貨架收至靠在貨叉架后端,此時可以將袋裝物料裝在貨叉架,當袋裝物料流轉的組合裝置轉移至卸貨點時,內門架向下運動,與內門架鉸接的交叉式連桿的鉸接端下降,推動兩組鉸接的交叉式連桿打開,擋貨架將裝在貨叉架的袋裝貨物推下來,或流轉車邊卸邊退,將貨物直接碼放在卸貨點,而不需要人再搬運,減輕工作的勞動強度。托盤和叉車組合使用,減少工人或叉車的等待時間,減少工作和叉車的無效工作時間,增加有效工作時間,降低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
作為對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后一組交叉式連桿設置有中間軸,所述中間軸鉸接有動力缸,所述動力缸的活塞桿與擋貨架鉸接的下接軸鉸接。如此,在內門架向下運動前,動力缸先期動作,使擋貨架前移,使貨物先期移動,以減少內門架的動力損耗,降低貨物的卸貨難度。
作為對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貨叉為圓鋼或圓鋼管,圓鋼或圓鋼管的前端部為球形端部。如此設計,一來可以減少貨物與貨叉間的摩擦力,減少動力損耗,二來端部為球形,無尖銳端,不會戳破包裝帶,能夠保證貨物的完整性。
作為對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相鄰的兩個長支撐梁的間距大于叉寬。
作為對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長支撐梁為圓鋼或方鋼。
作為對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矩形框架底座包括橫向設置的底梁和頂梁,所述底梁與頂梁間設置有支撐梁,所述底梁與頂梁通過支撐梁焊接為一體,所述底梁與頂梁間設置有叉槽,上與頂梁焊接,下與底梁焊接。
和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的袋裝物料流轉的組合裝置,能夠降低袋裝貨物的卸貨難度,減少卸貨工作時間,降低卸貨的勞動強度,提高卸貨的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改裝的叉車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流轉托盤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流轉托盤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地詳細說明。
如圖1、2和3所示,本發明的袋裝物料流轉的組合裝置,包括改裝的叉車和流轉托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孟州市金玉米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孟州市金玉米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54408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