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公路隧道照明系統和照明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510542912.6 | 申請日: | 2015-08-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142281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03 |
| 發明(設計)人: | 楊勇;韓文元;韓越 | 申請(專利權)人: | 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所;中路高科交通檢測檢驗認證有限公司;北京中交華安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5B37/02 | 分類號: | H05B3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江崇玉 |
| 地址: | 100088***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公路 隧道 照明 系統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公路隧道照明系統和方法,屬于公路交通工程設施領域。系統包括:亮度監測器、車輛監測器、控制器、多個照明燈具和能見度監測模塊;亮度監測器設置在公路隧道的洞口位置,車輛監測器設置在公路隧道的任一位置,多個照明燈具分別設置在公路隧道中,能見度監測模塊設置在公路隧道中;亮度監測器、車輛監測器、多個照明燈具和能見度監測模塊分別與控制器連接;亮度監測器用于獲取公路隧道外部的亮度,并將亮度發送給控制器;車輛監測器用于獲取公路隧道中的車流量,并將車流量發送給控制器;能見度監測模塊用于獲取公路隧道中的能見度,并將能見度發送給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根據亮度、車流量和能見度,控制多個照明燈具的工作狀態。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公路交通工程設施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公路隧道照明系統和照明方法。
背景技術
公路隧道照明系統的功能包括三個方面,分別為:第一,在公路隧道無自然光照環境中為道路使用者提供辨認隧道線路、路面信息和交通流情況的亮度條件;第二,使道路使用者在進出公路隧道時盡快適應自然光照環境和隧道人工光照環境的差異,避免“黑洞”和“白洞”效應;第三,緩解公路隧道半封閉空間對道路使用者心里的壓迫感。
目前,公路隧道照明系統包括亮度監測器、車輛監測器、控制器和多個照明燈具;亮度監測器和車輛監測器分別設置在公路隧道的洞口位置,且分別與控制器連接;多個照明燈具分別設置在公路隧道中,多個照明燈具中包括的每個照明燈具分別與控制器連接。亮度監測器獲取公路隧道的洞口的亮度,并將該亮度發送給控制器;車輛監測器獲取該公路隧道的車流量,并將該車流量發送給控制器;控制器根據該亮度和車流量,控制照明燈具的工作狀態。
在實現本發明的過程中,發明人發現現有技術至少存在以下問題:
由于公路隧道內空氣流通性較差,車輛尾氣和煙塵等擴散能力較弱,車輛尾氣和煙塵等會在公路隧道中形成“光幕”,從而降低目標物和路面的亮度對比度,導致人眼辨識能力下降,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公路隧道照明系統和方法。技術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公路隧道照明系統,所述系統包括:亮度監測器、車輛監測器、控制器、多個照明燈具和能見度監測模塊;
所述亮度監測器設置在公路隧道的洞口位置,所述車輛監測器設置在所述公路隧道的任一位置,所述多個照明燈具分別設置在所述公路隧道中,所述能見度監測模塊設置在所述公路隧道中;
所述亮度監測器、所述車輛監測器、所述多個照明燈具和所述能見度監測模塊分別與所述控制器連接;
所述亮度監測器用于獲取所述公路隧道外部的亮度,并將所述亮度發送給所述控制器;
所述車輛監測器用于獲取所述公路隧道中的車流量,并將所述車流量發送給所述控制器;
所述能見度監測模塊用于獲取所述公路隧道中的能見度,并將所述能見度發送給所述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據所述亮度、所述車流量和所述能見度,控制所述多個照明燈具的工作狀態。
進一步地,所述能見度監測模塊包括多個能見度監測器;
所述多個能見度監測器分別設置在所述公路隧道中,且所述多個能見度監測器中相鄰兩個能見度監測器之間的間距相等,所述多個能見度監測器中的每個能見度監測器分別與所述控制器連接;
所述每個能見度監測器用于獲取所述公路隧道中的能見度,并將所述能見度發送給所述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據所述亮度、所述車流量、所述每個能見度監測器獲取的能見度,控制所述每個能見度監測器對應的照明燈具的工作狀態。
進一步地,所述系統還包括:色溫監測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所;中路高科交通檢測檢驗認證有限公司;北京中交華安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所;中路高科交通檢測檢驗認證有限公司;北京中交華安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54291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