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現場加工鏜床自動定位加工與檢測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510540761.0 | 申請日: | 2015-08-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057729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2-22 |
| 發明(設計)人: | 張國根;傅惠南 | 申請(專利權)人: | 佛山新成洪鼎機械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B39/02 | 分類號: | B23B39/02;B23Q3/00;B23Q17/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28225 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獅山鎮南***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現場 加工 鏜床 自動 定位 檢測 技術 | ||
本發明專利涉及一種現場加工鏜床自動定位加工與檢測技術,涉及到機床裝備安裝調試過程中主軸的自動檢測、調節、定位,被加工零件操作加工過程中表面的尺寸、形狀、位置檢測和加工工藝評估,包括設計自動定位加工與檢測技術系統,設計表面重構與評估系統,設計主軸及主軸驅動系統,并結合主軸及主軸驅動系統設計可進行軸向進給和徑向進給以及沿內孔表面掃描的操作、加工、檢測機構,提出采用標準環確立機床主軸基準軸線的方法以及實現機床主軸軸線位置的自動檢測方法,提出被加工內孔表面自動檢測、工藝操作和評估的技術和方法。本發明可應用于水電站、核電站、艦艇、船舶,采礦等領域的大型機床裝備和零部件的安裝、使用、調試、維護、加工、修理、檢測等作業,也可擴展應用于一般孔類零件加工和各種操作過程中的主軸自動定位、加工過程自動檢測。
技術領域
本發明專利涉及一種現場加工鏜床自動定位加工與檢測裝置,涉及到機床裝備安裝調試過程中主軸的自動檢測、調節、定位,被加工零件操作加工過程中表面的尺寸、形狀、位置檢測和加工工藝評估,可應用于水電站、核電站、艦艇、船舶,采礦等領域的大型機床裝備和零部件的安裝、使用、調試、維護、加工、修理、檢測等作業,也可擴展應用于一般孔類零件加工和各種操作過程中的主軸自動定位、加工過程自動檢測。
背景技術
大型水電站、核電站、艦艇、船舶,采礦等領域,零部件的安裝、維護、修復、調試等操作,由于生產制造廠商遠離使用地,或不便于拆卸、移動等原因,采用傳統處理方法使用大型機床或者制作專機完成零部件的操作加工后運輸到指定地點安裝,經常產生難于克服的困難,如運輸困難、加工周期長、成本昂貴、遠離制造或維修基地的現場安裝調試或檢測修復不易實施,工程費時、費力、費財、協調困難等等。為了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人們發展了現場加工技術,即直接在被加工大尺寸零部件上安裝操作加工機床,完成加工任務。現場加工技術是一種適應各種復雜工作條件下零部件的加工、檢測、維護、修復等作業的良好方法,但其中大型裝備和零部件的安裝、使用、調試、維護、加工、修理、檢測等作業,經常遇到機床在指定位置的正確安裝、定位,大尺寸深孔零部件表面位置、形狀、尺寸的檢測以及加工或操作過程中工藝評估問題。能自動完成機床裝備安裝調試過程中主軸的自動檢測、調節、定位,被加工零件表面的尺寸、形狀、位置檢測和加工工藝評估,成為現場加工技術關鍵核心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夠在現場加工條件下,集機床的自動定位、被加工零件的操作、加工、檢測為一體的技術和方法。采用該方法,初步安裝加工機床于被加工孔零件后,能夠自動檢測加工機床主軸軸線位置,自動調整、定位和緊固機床主軸軸線于正確位置,檢測被加工零件孔的尺寸、形狀、位置,可以構建被加工內孔表面三維形貌,進行加工工藝參數分析并進行計算、評估,操作加工完成后,可以重新檢測并給出結果。
發明內容一是現場加工鏜床自動定位加工與檢測裝置的實現方法,包括機床的構成;
發明內容二是孔表面尺寸、形狀、位置檢測及工藝評估方法;
發明內容三是孔表面尺寸、形狀、位置檢測及工藝評估的自動掃描檢測機構設計;
發明內容四是機床主軸基準軸線的確立方法;
發明內容五是機床主軸位置的自動檢測和調整定位;
發明內容六是被加工孔操作加工結果評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佛山新成洪鼎機械技術有限公司,未經佛山新成洪鼎機械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54076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管端鉆粉機
- 下一篇:一種帶有冷卻裝置的防刮蹭鏜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