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可控化產生穩定濃度梯度的微流控芯片有效
| 申請號: | 201510526216.6 | 申請日: | 2015-08-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032511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1-04 |
| 發明(設計)人: | 孟憲生;徐為峰;包永睿;王帥 | 申請(專利權)人: | 遼寧中醫藥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1L3/00 | 分類號: | B01L3/00 |
| 代理公司: | 沈陽亞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21107 | 代理人: | 史力伏 |
| 地址: | 110847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可控 產生 穩定 濃度梯度 微流控 芯片 | ||
1.一種可控化產生穩定濃度梯度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從上至下依次由第一PDMS薄膜層、第二PDMS薄膜層及玻璃底層構成;所述第一PDMS薄膜層、第二PDMS薄膜層及玻璃底層依次經不可逆鍵合形成一整體結構;
所述第一PDMS薄膜層由若干組微閥(1)及微閥的控制通道(2)組成,每組微閥中包含兩個微閥,所述兩個微閥共線,且以芯片中心點成中心對稱;
所述第二PDMS薄膜層由第一液體入口(3)、第二液體入口(4)、第一液體出口(5)、第二液體出口(6)、第一主流體通道(7)、第二主流體通道(8)、第一分支流體通道單元(9)、第二分支流體通道單元(10)、第一液體通道(11)、以及第二液體通道(12)構成;
所述第一主流體通道(7)的一端與第一液體入口(30)相連通,另一端與第一分支流體通道單元(9)相連通;所述第二主流體通道(8)的一端與第二液體入口(4)相連通,另一端與第二分支流體通道單元(10)相連通;
所述第一分支流體通道單元(9)與第二分支流體通道單元(100)均由若干路平行等長的分支流體通道(13)組成,且其中一半分支流體通道(13)均與第一液體通道(11)的一端相連通,另外一半分支流體通道(13)均與第二液體通道(12)的一端相連通;所述第一液體通道(11)的另一端與第一液體出口(5)相連通,所述第二液體通道(12)的另一端與第二液體出口(6)相連通;
所述微閥(1)與分支流體通道(13)之間通過第二PDMS薄膜層隔開;所述每一微閥(1)通過閥的控制通道(2)單獨控制一個分支流體通道(13)的開啟與關閉。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化產生穩定濃度梯度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第一PDMS薄膜層與第二PDMS薄膜層的預聚物與固化劑的比例不同,經加熱固化形成一整體,再與玻璃底層通過不可逆鍵合形成完整的芯片。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化產生穩定濃度梯度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流體通道(7)、第二主流體通道(8)、第一分支流體通道單元(9)、以及第二分支流體通道單元(10)位于第一液體入口(3)、第二液體入口(4)的連線上,且位于第一液體出口(5)、第二液體出口(6)的中垂線上;所述第一液體通道(11)與第二液體通道(12)位于第一液體出口(5)、第二液體出口(6)的連線上。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PDMS薄膜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DMS薄膜層上包括16個可獨立控制的微閥(1),所述微閥(1)為氣動微閥。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閥及各閥的控制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閥(1)及各閥的控制通道(2),其上各處的截面為矩形,結構、長度、高度和對應位置的截面積均相同;所述微閥(1)及閥的控制通道(2)高度均為50~200um,微閥(1)寬200~1500um,閥的控制通道(2)寬50~200um。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化產生穩定濃度梯度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閥(1)、閥的控制通道(2)、及分支流體通道(13)的數量相同。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化產生穩定濃度梯度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體通道(11)與第二液體通道(12)均為曲折形狀,通道高度均為50~200,寬度均為200~800。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化產生穩定濃度梯度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PDMS薄膜上的第一主流體通道(7)、第二主流體通道(8)、第一分支流體通道單元(9)中每個分支流體通道(13)、第二分支流體通道單元(10)中每個分支流體通道(13)、第一液體通道(11)、第二液體通道(12)的通道高度相同,均為50~200。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化產生穩定濃度梯度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流體通道(7)與第一液體入口(3)的相連處、及第二主流體通道(8)與第二液體入口(4)的相連處,寬度為200~400,隨后漸變加寬至1000~2000。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化產生穩定濃度梯度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個分支流體通道(13)的長度、寬度、高度、結構均相同,寬度均為50~200,每兩個相鄰的分支流體通道(13)的間隔為10~10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遼寧中醫藥大學,未經遼寧中醫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526216.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原生有機垃圾集成處理多功能一體機
- 下一篇:隧道式超聲波洗瓶機





